风险管理在火电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申琳
大唐山东能源营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前言
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火电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转型压力,其作为传统能源供应的核心主体,火电行业既需应对政策调控、环保约束、燃料价格波动等外部风险,又需直面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力弱化、资产搁浅风险等内部挑战,而在此复杂环境中风险管理已从辅助性管理工具,逐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力。风险管理通过系统性识别风险源、量化风险影响、优化决策韧性,企业可将潜在威胁转化为战略机遇, 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重点分析火电企业风险管理含义,分析风险管理在火电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从而找到风险管理在火电企业发展战略中应用的措施,为火电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火电企业风险管理含义
火电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火电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如燃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设备故障、市场竞争等进行系统性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管理过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损失,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比如针对燃料成本波动风险,企业可通过长期供应合同锁定价格,针对环保政策风险,提前投入环保技术改造等,这一管理过程贯穿于火电企业的战略制定、生产运营、市场拓展等各个环节,是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1]。
2、风险管理在火电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随着火电企业转型升级,其在运行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中不容小觑,对火电企业锚定战略方向、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火电企业通过系统识别和评估火电企业在市场波动、政策调整、技术变革等方面的风险,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在制定新能源转型战略时,通过风险评估提前预判技术迭代、投资回报等潜在风险,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转型路径和时机。火电企业生产环节复杂,设备故障、燃料供应中断等风险会严重影响运营。风险管理通过建立设备健康监测、燃料库存预警等机制,及时识别潜在隐患并采取措施。如定期对发电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性维护,优化燃料采购与库存管理,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煤炭等燃料成本在火电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比较高,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风险管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燃料价格风险,同时通过财务指标监控和现金流预测,识别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等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稳定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为战略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3、风险管理在火电企业发展战略中应用的措施
3.1 构建全面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随着火电企业现代化发展,风险管理已成为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内容,而构建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是实施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开展多渠道、多维度开展风险识别,对火电企业燃料采购、生产运行、设备维护、财务核算等全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风险点[2]。运用 PESTEL 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变化,重点关注能源政策调整、碳交易市场波动、新能源技术突破等外部因素对火电企业的影响。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将燃料价格剧烈波动、环保政策收紧等发生概率高且影响重大的风险列为高优先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运用专家打分法、历史数据统计法等对风险指标进行量化,为风险等级划分提供数据支撑。运用先进评估工具与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多轮专家匿名反馈,对风险的性质、可能影响范围等进行定性判断,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火电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风险进行逻辑推演,找出导致事故的关键因素。
3.2 制定差异化风险应对策略
在火电企业发展战略中,面对燃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趋严、技术迭代加速等多元风险,需结合不同风险特性制定差异化应对策略,将风险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火电企业可通过长协合同 + 金融工具双轨制对冲燃料成本风险,与优质煤炭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基础采购量和价格区间,降低现货市场波动影响,同时运用煤炭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对短期采购需求进行套期保值,平滑成本曲线。依托报价策略优化与用户需求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利用大数据分析电力供需动态,结合机组运行成本与能效数据,制定阶梯式报价方案,在现货市场中灵活调整售电价格,同时深化与大工业用户的合作,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稳定核心客户群体,降低电价波动对营收的冲击。
3.3 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与机制
随着火电企业转型升级,风险管理成为火电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与机制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支撑。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配备风险评估、数据分析、合规管理等专业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日常风险监测与预警、风险应对措施执行监督等工作,同时建立与生产运营、财务、采购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及时传递与协同处置。在各生产车间、职能部门设置风险管理员岗位,由熟悉业务流程的员工兼任,负责识别一线操作中的潜在风险,定期上报风险信息,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3]。针对重大风险,如安全生产事故、环保超标事件、燃料供应中断等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责任分工与资源调配方案。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模拟风险场景,检验预案有效性,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降低损失。将风险管理指标纳入部门与个人绩效考核体系,设置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预警响应及时率、隐患整改完成率等量化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已成为火电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战略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市场竞争白热化与政策环境持续收紧的多重挑战下,火电企业通过构建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制定差异化风险应对策略、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与机制,能够将风险转化为战略机遇,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未来,火电企业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与动态适应性,将风险管理深度融入战略规划、生产运营、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构建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大猷 . 火电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中的管理会计方法研究 [J]. 财经界 , 2024(14):42-44.
[2] 牟宝喜. 电力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M]. 中国石化出版社,2022
[3] 任跃攀 . 基于风险控制的我国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多元化经营研究 [D]. 三峡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