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思考
何桂兰
仁化县大桥省善希望小学 512335
语文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在校生活,更是延伸到家庭之中。如今,随着作业负担的不断加重,学生的习题集越来越厚、背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给学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当前情况看,传统的作业方式,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随之带来的负面效益也很明显,对青少年的思维培养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前“双减”的政策要求下,作为一线教学者,必须积极优化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让学生从作业缠身的困境中脱身,更加愉快地完成作业、掌握知识、启迪思维,最终实现知识、思维、心理和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我市部分小学展开了走访调查,与部分学生、教师就语文作业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总的感到,当前小学语文作业主要存在作业负担重、作业形式单、作业内容局限、作业评价片面等问题,对青少年造成巨大的身心负担,亟需采取措施,让学生减压,给予青少年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一)作业负担重
这是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状况最直观、最突出的问题。笔者访谈、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主要有三个来源。其一,课堂作业,这是小学语文作业的大头。由于语文教学是当前小学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巩固教学成果,会安排大量课后练习。初衷和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从目前情况看,大量作业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盲目的问题,让学生苦不堪言,在重复劳动中耗费精力,投入的精力与教学产出不成正比。其二,课外辅导作业,即便在如今“双减”的教育大背景下,“吃小灶”的思想仍大有市场。大量的辅导机构被关停取缔,但通过更为隐蔽、私密的形式转入地下,也为学生带来不小的作业负担,有些甚至超纲、拔高,让学生苦不堪言。其三,家庭作业。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格外操心,他们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购买大量教辅用书、练习手册、模拟试卷,大量挤占学生的业余时间、休息时间,意图通过题海战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实际上偏离了教育本来的方向,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作业形式单一
调研中,结合学生反映和查看作业资料,笔者发现当前语文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书面形式的抄写、造句,多数局限在课堂内容,而结合实践、走出课堂的作业形式相对较少。在一些一线教师的观念中,只有书面形式的作业才能算作是作业,而通过实践锻炼、口语表达能形式的不能够视为作业。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不论作业形式如何,促进教学才是作业的根本目的。不论是何种作业形式,只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分析,让他们能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锻炼思维、提高能力,这就是一种良好的作业形式。
(三)作业内容局限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思路不够开阔,简单沿袭陈旧的作业模式、作业内容,导致作业的内容相对局限,影响了作业应该发挥的效果。比如,大量的作业还局限于单纯的造句、日记,有些作业设计还严重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向脱离,应试教育的思想痕迹仍有残留。还有一些教师急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一味地拔高作业难度,忽视了语文的思想性、趣味性,让学生绞尽脑汁、倍感挫败,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四)作业评价片面
作业——评价——反思——提高,这是小学语文作业中应当遵循的语文能力提升流程。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评价环节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单一以分数、对错论高低的倾向对教学影响较大。有时,一些教师在面对大量的作业批改任务,难免心浮气躁,简单地采取符号评判,或者根据错误数量进行批评分数,甚至以此来评判学生的优良好坏,这种作业评价方式过于简单,极易形成片面、错误的评价,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唯对错论、唯分数论,这种单一、片面、简单的评价方式,对分数较高的学生而言,教师倍加认可,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错误、不足被分数所掩盖,错失了纠正错误的好机会;对于分数较低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进步、闪光点和努力,难以改变分数造成的印象。在家长眼中也是如此,分数往往掩盖对错,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掌握不够准确。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在量上求适中
今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通知,对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作出明确要求,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就小学生作业问题专文发文,可以看出政府对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改变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管理规范,也需要学校、家庭积极支持,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呼吁。顺应“双减”的大趋势,首先,教师要积极转换理念,摒弃以量取胜、题海战术的惯性思维,坚持以质为要、以精为核,精心设计作业类型、形式,科学考虑到学生承受能力,与其他授课老师加强沟通协调,在不影响学生业余时间、休息时间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实际安排适量练习;其次,进一步加强对课外辅导机构的管控,坚决取缔地下辅导机构,还学生自由时间,让他们自由成长;第三,家长要切实抛弃“分数焦虑”,积极树立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加强与学校、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学习情况、认知特点,进而选择合适的课外辅导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打疲劳战来解决问题。
(二)在形式上求多样
坚持形式服从效果,将“一切从效果出发”作为作业设计的基点,从单一的书面作业中解放出来,采取书面、实践、趣味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主动积极思考。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加强与博物馆、文化宫、规划展览馆等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公益劳动等,让他们观察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思考解决语文问题。通过体验式、实践式学习,学生主动问、老师适时教,将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提高。此外,要通过开展小组作业、实验作业等多样化作业形式,利用新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思考的乐趣、语文的魅力。
(三)在内容上求多元
语文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语文作业设计必须从机械的书面作业、简单的书写之中解放出来,实现贴近生活、丰富多元。首先,要做到贴近生活、符合实际,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源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正确教育理念。比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设置语文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设计作业题目,设置作业条件,通过这种接近生活、自主发挥的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其次,在作业设计当中应当将知识性贯穿其中,精巧设计,让知识点全面覆盖。如,在《泼水节》的教学中,单纯从课文难以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自由发挥进行模拟教学活动,课后让他们结合课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服饰、习俗等进行主题式作业,实效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此外,作业设计还要加强广泛性,不仅要联系生活,还要及时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借助热点的热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结合抗疫工作,全社会都十分关注。教师可以结合热点,设置作业,让学生认识疫情,从疫情中看中国力量,不仅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在评价上求全面
优化“作业——评价——反思——提高”这一作业流程,实施多样化、全面化、精准化的作业评价。首先,采取阶梯式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多级式、阶梯式评价方法,比如,采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给予学生的作业情况进一步精细化的评价,弱化分数的评判,强化正向激励,更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差距。其次,要在作业评价中引入评语。抛弃单一的分数评判,在学生作业情况有所进步之时,教师可以给出热情洋溢、准确恰当的评价,肯定成绩,勉励进步,让学生从冷冰冰的分数追求中解放出来,感觉到教师的关心。
参考文献:
[1] 钱涛. 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J]. 新教育时 代电子杂志 : 教师版 ,2016.
[2] 马兴喜 .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 [J]. 课改在线 ,2013,12(4).
[3] 王玉亚 .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预评价的方法探讨 [J]. 教育新 干线 ,2013,4(1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