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革命题材燃热血 家国情怀育新人

作者

张利慧

慈城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031

一、以革命题材课文为指引,追寻历史轨迹中的家国情怀

革命文化课文的编排特点:新课标将革命文化课文分为三个学段,逐步深化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本文以四年级革命题材课文为例,例如: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周恩来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等课文通过少年英雄、战斗英模的鲜活形象,将抽象的家国情怀具象化,为价值观启蒙提供情感支点。 由于这些英雄故事年代久远,存在历史疏离感强,学生们情感共鸣不足,存在知行转化断层等问题,需探索适切的教学转化策略。

二、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研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教育内容与时代需求脱节

当前教育体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未能充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部分教材中的案例和故事多集中于过去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对于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关心的议题涉及较少。这种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影响了家国情怀的培育效果。

2.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和热爱。部分学校的家国情怀教育活动仅限于课堂教学或短期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

3. 评价体系不完善,红色基因氛围不浓

当前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学生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能够培养家国情怀的活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家国情怀素养的多元化培育。

4.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学校往往具备更多的教育资源,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国情怀教育。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面临较大的困难。

三、以革命题材课文为契机,研究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题材课文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家国情怀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责任的初步认识等。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革命题材课文与家国情怀培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革命题材课文通过再现革命历史,展现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同时,家国情怀的培养也为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提供了价值导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受到精神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四、以创新路径驱动力 探索家国情怀培育策略

以创新路径为驱动力,探索家国情怀培育策略,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深化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拓宽其教育路径,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以下是从几个关键方面提出的策略:

(一)个性任务单:说一说 演一演 画一画案例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驱动性问题:如何理解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活动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周恩来的成长经历,撰写读后感,分享心得体会。活动设计(说一说):

1. 学生分组讨论周恩来的成长经历,特别是他为何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阐述对周恩来这一志向的理解。

3. 撰写读后感,表达个人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悟。

案例二:《小英雄雨来》

驱动性问题:雨来的勇敢与智慧对我们有何启示?

活动设计(演一演):

1. 生通过角色扮演,演绎雨来的故事片段,如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场景,理解革命精神的意义。

2. 表演后,进行点评,强调雨来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互动体验单: 创设代入式学习任务

1. 角色扮演:模拟" 雨来夜校识字" 场景,用方言朗读"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撰写角色扮演后的感受和体验单。

2. 时空对话:撰写 " 给黄继光的一封信 ",探讨 " 如果我在战场上会如何选择"。

3. 红色研学:参观本地革命纪念馆,寻找课文人物原型的历史痕迹,制作 " 红色足迹 " 手账。为了加强学生在革命题材课文中感受家国情怀,设计了手抄报英雄单、经典阅读阅读单、演《黄继光》课本剧设计单、制作、完成语文课堂作业理读单等。

五、以多维度、个性化、动态化培育家国情怀的评价体系

(一)德育评价

通过日常观察、行为记录、同伴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是否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质。结合历史事件、国家大事等,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业评价

通过作业、考试、项目研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建立激励机制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每年举行“授衔仪式”,走“红毯”,颁发军事奖品:歼八等型号的军事模型、军用茶杯、小英雄玩偶手办、军事导弹发射车模型等。

(四)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评价体系的效果与影响

1. 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评价体系的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大事、民族命运和社会责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

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多个方面的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

革命题材课文教学需突破 " 道德说教 " 的窠臼,通过情境再造让历史可感,借助活动体验让精神可触,依托现实联结让情怀可行。当课堂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通道,家国情怀方能真正融入学生的生命成长。综上所述,革命题材课文中的家国情怀培养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思考如何将家国情怀的培养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2022 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