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金悦
汉源县富林镇第二幼儿园
引言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户外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互动交流的广阔空间,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良好契机。然而,目前关于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了解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合作行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观察对象
选取某幼儿园大班 30 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生 16 名,女生14 名,年龄分布在 5 至 6 岁之间,涵盖不同性格类型和社交能力水平的幼儿,以全面考察其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表现。
(二)观察内容
观察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合作行为,重点聚焦于合作发起的方式、合作过程中语言与非语言的互动交流,以及合作任务的目标达成情况。同时关注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如何通过协商、分工与互助实现共同游戏目标的行为表现。
(三)观察方法
采用定点观察与追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在游戏场地设置若干观察点,对不同区域的幼儿进行定点观察;选取部分幼儿进行追踪观察,详细记录其在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表现。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使用观察记录表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实时记录,观察结束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幼儿合作行为的频率、类型等;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幼儿合作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等进行定性分析。
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表现
(一)合作发起
幼儿合作发起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言语邀请、动作示意和共同兴趣引发。言语邀请是最常见的方式,如“我们一起搭积木吧”;动作示意则表现为拉着同伴的手、指向游戏材料等;共同兴趣引发的合作通常发生在幼儿对某一游戏材料或活动表现出共同兴趣时,自然而然地开始合作。
(二)合作过程中的互动交流
在合作过程中,幼儿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互动交流。语言交流主要用于讨论游戏计划、分配任务和解决问题,如“你负责找积木,我来搭”;动作交流包括互相帮助、传递材料等;表情交流则反映了幼儿在合作中的情绪状态,如成功时的喜悦、遇到困难时的焦虑。
(三)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根据观察,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合作任务完成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幼儿能够顺利完成合作任务,如搭建出一座完整的城堡;而有些幼儿则在合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如因意见分歧导致合作中断。
三、幼儿合作行为的特点
(一)性别差异
男生和女生在合作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男生更倾向于进行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游戏合作,如玩足球、搭建大型建筑等,在合作中更注重目标的达成;而女生则更关注合作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喜欢进行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需要协作与沟通的合作活动,在互动中表现出更强的同理心与包容性。
(二)性格差异
性格开朗的幼儿更容易主动发起合作,并在合作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则相对被动,往往需要同伴的邀请
或教师的鼓励与引导才能逐步参与到合作活动中。
四、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
(一)游戏材料
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和欲望。例如,大型积木、角色扮演道具等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开放性材料如纸箱、木板鼓励幼儿共同构思玩法;规则类材料如球类器材引导幼儿协商分工;而装扮类道具如服饰、头饰则增强角色代入感,推动合作性情节的生成。
(二)教师引导
教师的引导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增强幼儿的合作信心,如肯定幼儿的努力并给予正向反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与沟通,如“你们怎么分工才能更快完成任务”;通过示范展示合作的具体方式,如亲自演示如何轮流使用材料,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与方法。
(三)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合作的基础。幼儿更愿意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合作,彼此间信任感强,沟通更顺畅;在合作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达成共识、协调行动,并在遇到困难时互相鼓励与支持,从而提升合作效率与质量。
五、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
(一)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材料,如大型积木、角色扮演道具等,以激发幼儿合作兴趣;同时定期更新材料种类与组合方式,保持新鲜感与探索欲,满足不同能力与发展水平幼儿的合作需求。
(二)加强教师引导
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和指导,及时发现幼儿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三)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合作成果。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揭示了幼儿合作行为的表现、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外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不同性别、性格的幼儿合作行为存在差异,游戏材料、教师引导和同伴关系等因素对幼儿合作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供适宜游戏材料、加强教师引导和培养良好同伴关系等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深入探讨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机制,为幼儿合作教育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萍.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行为观察与解读——从“野草地”到“花草园”[J]. 山西教育 ( 幼教 ),2024,(11):19-21.
[2] 李顾鑫 .5~6 岁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 [J].小学科学 ( 教师版 ),2020,(04):168.
[3] 苏广梅 . 自主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19,(0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