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作者

谢崇勇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中心学校

1. 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立德树人已成为小学教学的核心使命与根本任务,这一理念的提出,承载着时代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与深刻要求。教育的根本在于 “育人”,“以人为本” 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对社会教育本质的深度回归,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立德树人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石。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同一张白纸等待色彩的填充,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内心构建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学生未来应对复杂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指引。从教育本质层面剖析,立德树人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教育绝非单纯知识的灌输,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启迪。“以人为本” 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成长节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精神世界,这种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成绩论英雄的局限,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获得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教育对人的关怀与培育。

2.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2.1 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时期,学生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很难约束,即便教师反复教导,可能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甚至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唠叨,只有切身的体验才能强化学生的认知。所以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和领悟,如以特殊节日为基础,教师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渗透德育元素,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世界水日为基础,教师可以开展水资源保护的环保活动,喝不完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洗手洗脸的水可以冲马桶,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在母亲节等特殊节日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以母爱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护蛋活动,每位学生在上学之前可以带来一颗鸡蛋,在学校的一日活动中需要保护这颗鸡蛋,一天下来,如果鸡蛋未被损坏就视为成功,使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母亲的不易,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2.2 课内外并举

在小学德育教学课堂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实践力与创新力。一般来说,教师应采取课内渗透、课外实施的教育方针,以更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校园文化节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案例、名人故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文化节、运动会,建立自由、平等、开放的校风、班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且除了教师本身之外,还应与家庭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监督与管理,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使家长能够知道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习状况,并配合教师解决问题,其中以家庭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为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教师也可以每月开展家长会或者家庭访谈等活动,宣传德育知识,

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 加强师德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高度活跃的时期,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多依赖直观感受,对身边人的言行具有极强的模仿倾向。教师作为学生校园生活中接触最频繁、最信赖的成年人,其一举一动都如同无声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因此,教师提升自身道德准则,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落实德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备课、严谨治学,学生便会受到感染,逐渐养成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时始终保持耐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学生也会在日常交往中学会倾听与尊重。此外,教师的师德修养不仅体现在教学态度上,更渗透于生活细节之中,一个举止文明、言语温和的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教师见到学生主动打招呼、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在向学生传递着文明礼仪与关爱他人的价值观。除了行为示范,教师的精神境界与人格魅力更是德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挑战,如春风化雨滋养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生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作为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精神瑰宝,其现实意义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的上,更在于推动文化繁荣与民族复兴。为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课内外并举、加强师德教育,协同发力,唤醒学生的道德感知,打破时空的边界,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场域,以言传身教为范本,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徐金侠 .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C]//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2023 年第九届中国陶行知研究座谈会论文集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坝子小学 ;,2023:494-496.DOI:10.26914/c.cnkihy.2023.035425.

[2] 张永华 .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五). 河南省禹州市韩城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 ;,2023:756-758.DOI:10.26914/c.cnkihy.2023.059753.

[3] 杨晓丽 . 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德育的意义与策略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二届全国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 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第二小学 ;,2023:49-53.DOI:10.26914/c.cnkihy.2023.070065.

[4] 沈建华 , 蒋莎 , 李泽泉 .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基于《教育漫话》的分析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5,40(02):36-43.DOI:10.20208/j.cnki.1006-9410.2025.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