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科普游戏辅助专科护理在学龄前门诊近视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

朱建慧 丁燕霞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

学龄前指的是儿童在 3-7 岁之前接受教育的时期 [1]。该阶段儿童眼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眼部功能、结构处于可逆性阶段 [2]。但因电子产品的应用逐渐低龄化,对学龄儿童视力造成严重影响,视力明显下降,致使眼科疾病发病率上升 [3]。现阶段,门诊有很多学龄前近视儿童,由于年龄小,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候诊期间易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哭闹、躁动等,影响诊断和治疗[4-5]。此外,家属因候诊时间较长等因素,亦可发生急躁、忧虑等负面情绪,且多数家属还可应用强制手段以制止患儿哭闹,易影响患儿身心健康,部分家属还通过电子产品对患儿施予安抚,不利于视力保护 [5-6]。目前,常采用专科护理措施施予干预但因家属配合不足以及患儿配合度低等因素影响,难以达到理想预期[5]。科普游戏辅助可通过教育、趣味性的相结合,具有提升依从性、视觉功能改善、科普护眼知识等层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 [7]。基于此,本研究收集我院学龄前门诊近视患儿150 名,旨在探究上述方案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3 年 1 月起始,至 2024 年 12 月终止时间段收集的 150 名学龄前门诊近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 n=75 施予专科护理)、试验组(n=75,与参照组基础上施予科普游戏辅助)。(1)纳入标准:患儿年龄均为年龄段4\~6 周岁;均首次至眼科门诊就诊。(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发育障碍;其他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其中试验组男性 儿 3 ,女性患儿37 名,年龄 4~6Y ,中间值为(5.11±1.34)岁;其中试验组男性患儿36 名,女性患儿39 名 龄4 ~6 岁,中间值为 (5.09±1.29 )岁。2 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P>0.05 )。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应用专科护理措施,方式如下:a、档案建立,提供健康管理档案为患儿,将每次就诊结果、疾病具体状况等详细记入档案当中;b、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仔细留意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状态,针对性施予心理干预,可应用图文、短视频等方式,向其讲解近视相关内容,确保其了解疾病因素、治疗等,转移其注意力;c、健康宣教,向患儿提供近视相关影视,让其了解不良用眼习惯,并及时纠正;d、饮食干预,教导患者及其家属多食虾、鱼、奶类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A、C、钙类的水果。

1.2.2 试验组 与参照组基础上施予科普游戏辅助,方式如下,a、组建团队,制作科普游戏辅助的设计,负责人为眼科护士长,进行访谈,执行科普游戏辅助干预,参与候诊整过程;护理人员并负责访谈、整理数据、资料收集,同时,候诊中执行护理措施;治疗医师仔细记录患儿依从性状况,同时应用科普游戏辅助;b、眼科科普游戏辅助中游戏需求评估,可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取受访者于候诊过程中内心需求以及真实体验,对不同年龄段患儿对游戏的偏爱状况,并给予归纳,结合主治医师施予拟人化设定;c、设计眼科科普游戏创意,依照《近视防治指南》[8] 中相关因素影响作为科普依据,所有游戏均依照故事、图片结合,色彩、形象风格均以绿色、卡通形象为基础;针对观察、动手能力差的患儿,可应用魔方游戏施予锻炼;针对读写习惯较差患儿,且依照近视危险因素设计卡通人物读写姿势,1、握笔指尖离笔尖一寸;2、胸部离桌子一拳;3、书本离眼一尺,行走、坐车、躺卧不阅读;还可应用跳格子棋盘,以提升候诊患儿参与集体游戏,以增加近视科普知识理解、记忆;可应用拼图游戏,锻炼手眼、机体协调能力,扩瞳期间也可实行游戏;可应用相框的应用可以让患儿参与角色扮演,在等待治疗时有效地分散注意力,减少焦虑。d、创建儿童主题相对独立的游戏区,在墙上绘制彩色卡通图案,并让护理人员参加科普游戏,协助干预游戏区,以友好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在护士和患儿之间建立信任,分发游戏玩具,引导玩耍,在等待期间分散注意力,减少焦虑,鼓励家人一起参与。在游戏中,教孩子近视科普知识。

1.4 观察指标 (1)对比 2 组对近视环境影响因 影响因素知晓率调查表施予检测,包含近距离工作、户外活动 品使用每项分为不了解、部分了解、非常了解,将不 儿配合诊疗依从性,依照哭闹、有无看手机、诊疗 I)评判 2 组家属候诊期间焦虑程度,该量表分 I 共包含 1\~20 项,T-AI 包含 21\~40 项,每项 1 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判2 组家属就诊时对门诊候 ),不满意(40\~79分),将非常满意、满意计入总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 ) 表示,t 检验,计量资料n(%)表示, χ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知晓率比较试验组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知晓率优于参照组( (P<0.05)o 。见表 1

2.2 2 组患儿配合诊疗依从性比较

普游戏辅助游戏期间可强化家属对近视影响因素知晓率,从而监督患儿用眼习惯的改善、预防,进而增加候诊时满意度 [15]。综上所述,于专科护理基础上加入科普游戏辅助干预,可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提升环境影响因素知晓率以及配合诊疗依从性,减轻家属候诊期间焦虑程度,增加就诊时对门诊候诊环境满意度。

表2 2 组患儿配合诊疗依从性比较n(%)

2.3 2 组家属候诊期间焦虑程度比较试验组家属候诊期间焦虑程度低于参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比较 2 组家属候诊期间焦虑程度( ,分)
表1 比较 2 组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知晓率n(%)
门诊候诊环境满意度 100.00%(75/75)高于参照组 85.33%(64/75) ΥP<0.05 )。见表4。表4 比较 2 组家属就诊时对门诊候诊环境满意度n(%)

2.4 2 组家属就诊时对门诊候诊环境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造成近视的主要因素包含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主要因父母,若父母其中一方近视,则儿童近视风险可增加,且基因亦可影响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增加近视易感性;环境因素是由用眼习惯、光照条件等所致;此外,严重缺乏维生素A 可造成 膜感光细胞功能降低;缺乏磷、钙可造成眼壁弹性下降,眼轴易拉长;高糖饮食引发血糖波动,可诱发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增加近视发生率 [10-11]。而学龄前近视患儿因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但存在自主意识,就诊时易产生抵触、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12]。

相关研究发现,专科护理可于一定程度干预近视患儿近视发生率,但因患儿个体差异,存在局限性,且缺乏长期管理,最终效果欠佳 [13]。而科普游戏可以通过诱发儿童兴趣和治疗游戏等措施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团队设计科普游戏,使游戏内容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强调在等待期间需要护理团队的陪伴,鼓励家人参与,以提高孩子及其家人对近视科普的认识,同时,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对护理团队的依赖、信任,为其提供个性化情感支持,促使患儿积极参与诊疗 [14]。本研究结果表示,试验组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知晓率优于参照组,患儿配合诊疗依从性均优于参照组,家属候诊期间焦虑程度低于参照组,家属就诊时对门诊候诊环境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0.05)。可见,科普游戏辅助专科护理在学龄前门诊近视患儿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知晓率以及诊疗依从性,减轻家属焦虑程度,增加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为,科普游戏辅助于候诊时可通过游戏吸引患儿,转移其注意力,确保产生沉浸感,降低哭闹,减少家属焦虑等负性情绪,促使家属积极参与游戏当中;同时,因候诊时间的不确定,科普游戏可进一步配合候诊,降低家属所感知的等待时间;此外,科

参考文献:

[1] 江燕 , 胡婉婷 , 毛秋婷 , 等 . 卡通型医用手电筒用于学龄前近视儿童眼部检查的效果 [J]. 护理学杂志 ,2022,37(19):39-41.

[2] 孙丽丽 , 齐丽丽 , 季拓 . 电子产品对学龄前及学龄初期儿童近视的相关性分析 [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2):382-385.

[3] 霍璐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学龄前儿童近视危险因素 [J]. 中国妇幼保健 ,2023,38(20):3960-3964.

[4] 邓益斌 , 王晓银 , 王惠敏 , 等 . 学龄前儿童近视临床前期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44(6):893-896.

[5] 吴秀梅 , 吴星宇 . 专科化游戏干预在近视患者全飞秒激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6):35-38.

[6] 江燕, 王颖, 汪茵, 等. 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在眼科门诊学龄前近视患儿候诊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20(9):1413-141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视防治指南 .2018-06-05.

[8] 汪向东 , 王希林 , 马弘 .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 北京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 1999:109-115,238-

[9] 霍璐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学龄前儿童近视危险因素 [J]. 中国妇幼保健 ,2023,38(20):3960-3964.

[10] 张乔, 任美侠, 魏春艳, 等. 基于IMB 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 [J]. 海南医学 ,2023,34(6):872-876.

杨娟 , 戴丽霞 , 曾雪英 . 视觉感知训练结合专科护理对 3 ~ 8 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屈光度的影响 [J]. 当代医药论丛 ,2023,21(14):193-196.

[12] 江燕 , 胡婉婷 , 毛秋婷 , 等 . 卡通型医用手电筒用于学龄前近视儿童眼部检查的效果 [J]. 护理学杂志 ,2022,37(19):39-41.

[13] 黄丹 , 陈吉 , 颜琪 , 等 . SPOT 屈光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中的应用 [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3,25(12):907-912.

[14] 李洋 . 沉浸式情景游戏对门诊发热患儿体温控制效果、负性情绪及家属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4,22(28):170-173.

[15] 鲁春梅 , 张红 , 李晓青 , 等 . 科普游戏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和照顾者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J]. 智慧健康 ,2024,10(13):159-161,165.

作者简介:

朱建慧,1985-6,女,汉本科,主管护师,眼科门诊护理方面通讯作者:丁燕霞,1987-11,女,汉本科,主管护师,皮肤科门诊治疗室,皮肤护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