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技工院校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分析

作者

张晓珂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116

引言

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产业升级也在加速推进,而技工院校肩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任务。由于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职业教育特性的新要求,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需要革新理念并优化方式,因此,技工院校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通过理念革新、活动优化、制度完善与技术赋能,有效提升班级文化育人效能。

一、新时代技工院校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更新班级文化建设理念

新时代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特征,也持续观察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在班级文化建设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突出其对于班级的认识并发挥其创新才能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设计班徽、拟定口号等,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容征集意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在学生充分表达其想法与意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报国的意识。班主任可以组织“企业专家进班级”活动,在与行业专家面对面的接触中让学生聆听行业的声音,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工厂车间,亲眼观察生产一线,使学生了解行业的脉搏,明晰职业的要求,进而形成对专业的向往与热爱,同时,班级日常管理里,教师要考虑职业场景下的规范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强调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将企业的职业素养要求嵌入班级文化,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

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深化思想教育,也可以通过组织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职业特点,在班级中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职业、明确成长方向。例如,通过“我的职业梦想”“工匠精神之我见”“职场礼仪培训”等主题班会,借助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学生对于职业方向进行分享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进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感。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组织班级内部的技能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技能展示的平台与机会,而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该种技能上的直接展示了解学生当前的技能水平,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给予指导。例如可以组织机械专业的零部件装配竞赛、烹饪专业的厨艺大赛、电子专业的电路设计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班级内部塑造出积极的竞争环境,并通过对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的规章制度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核心,而以班主任主导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缺少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其在遵守制度、配合工作时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民主协商的方法,由学生们协商考勤安排,课堂纪律维持,卫生值日轮换等与班集体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该种班级事务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也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奖惩措施的明确,实现班级事务的公正透明,进而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设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班级活动以及班级事务的参与热情与参与主动性。传统的激励方式往往与学生的成绩相连,但该种激励关注的指标过于单一,班级管理中只关注成绩也与当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因此在优化班级管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时可以在成绩激励的同时设置进步奖、技能之星奖、文明之星奖等,将荣誉与激励融入学生的学科学习、技能训练与日常生活中,既通过荣誉给予学生嘉奖与鼓励,也通过多维度的激励挖掘学生的优势与特长,更通过班级内部的友好竞争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昂扬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助力班级文化建设

教师可以创建班级网络平台,利用班级微信群、QQ 群班级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班级通知、学习资料、活动信息等,从而使得学生和家长都能便捷地了解班级动态。而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探讨学习心得、交流生活轶事,逐步建立起校园之外的同学交流平台。

在进行班级文化成果的形成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学生这一特定的主体纳入宣传活动中,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融媒体渠道与平台将同学们的精神风貌以及班级的文化理念进行充分的展示,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运用当前流行的短视频进行呈现之外,也可以借助电子海报、班级文化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扩大班级活动的宣传广度。

二、新时代技工院校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的有效建设,通过系列化的活动既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能深化学生对于班级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认同感和对于班级的归属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需要亲身参与到系列化的班级活动中,而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其中,同学们之间彼此支持、相互协作也能搭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在班集体内,通过主题班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同学们可以在充分发挥自我优势的同时也紧密团结,共同塑造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形象。

(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使学生团结起来,为班级作出贡献,同时学生身处班集体之中也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进而融入班集体,与同学之间形成紧密协作的关系。教师所组织的多元化班级文化活动即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学习、技能训练紧密相关的活动也帮助学生提升了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班级文化建设也高度重视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参与多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匹配的活动,也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而在活动中充分凸显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特长,也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优秀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班级文化的品质,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班级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成果展示,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了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束语

新时代技工院校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班集体内部得到能力的全面训练以及素质的充分发展,教师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管理理念的革新、多样化活动的开展等创新性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而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可,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惜刁 .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工匠班” 为例 [J]. 语文课内外 ,2022(25):0281-0283.

[2] 王天鹏 , 刘晓晨 . 技校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J]. 南方农机 ,2018,49(22):186.

[3][1] 韦洪 . 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中制度文化建设的研究 [J]. 文渊(高中版),2021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