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

高雍 王荟

山东万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符合“开放性、公正性、公平性”原则的法律体系,即公开招标制度,也随之引入中国,由此产生了新兴的行业——中国标业。1984 年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国际上公开进行招标,该次招标的项目为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的引水隧道建设。经过竞争,日本的大成建设集团以超过八千万元的报价成功中标,并在同年完成了工程合同的签署。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纳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大成建设集团最终实现了在工期缩短、成本节约及质量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低价中标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下,作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投标评估方法,“以最低价中标”已广泛用于外国工程建设招标和政府采购中,并已变成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方式。但是在我国,基于目前行政固定预算控制下建筑产品价格,不但无法将真实的供求关系反映出来,同时也难以有效将价值关系反映出来,降低了价格供求和调节、市场的信号传导和价格核算的功能。

(一)有利影响

1. 降低工程资源消耗

尽管最低价中标策略在特定区域及项目中得以实施,此法确实在不同区域、团队和项目上成功降低了成本,为投资者节省了大量资金。在选择中标者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竞标的企业均以公平的方式参与竞争,这种竞争无疑促进了成本的降低和项目质量的提升。为赢得建设项目,投标方可以展示其内部成本定价或由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工程成本定额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而有效减少项目的资金消耗。

2. 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通过自主定价及通过合理的最低价竞标胜出,投标公司能够作为独立经济实体,依托其真实的市场竞争力进行自我管理与发展,这一点是其内部需求所决定的。竞争产生的外部压力能够鼓励企业深入了解和把握市场动态,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广阔背景下,制订适宜的业务增长策略,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过程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着重于技术进步与管理优化,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负面影响

1. 低价低品质

低价中标的一个主要风险是可能会引起工程质量和品质的显著下降。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为争取获得合同,部分承建商会设法压低报价,有时甚至将报价定得低于成本。一旦成功中标,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些承建商往往会削减使用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这种做法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导致了所谓的“豆腐渣工程”这类低品质的建设成果。

2. 出现“烂尾”工程

在采用合理低价中标策略时,偶尔会遇到一些负面的投标行为,包括采用非正规的“抢标”策略以排斥外来承包商。这类“抢标”策略涉及到本地投标者首先提高报价范围,随后统一报出低价进行竞标。当低价中标后,又以各种理由逐步放弃最低及次低报价,直到价格接近外来承包商的报价水平。尽管一些发包方清楚市场价格较高,他们依旧倾向于选择较低的报价,这最终导致合同难以完整履行,有时甚至使得项目无法顺利完成,从而出现“烂尾”工程。

二、低价中标的合理应用

(一)企业运用低价中标法的前提

(1) 当企业面临施工任务不足的情况,或者在进军进入新的地区市场时,它们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实行低利润、高销量的策略进行报价。

(2) 在遇到参与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的项目时,企业为了确保项目落入己方手中,可能在提交投标时主动压低报价。

(二)合理低价中标法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1. 认真研读招标文件

深入分析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关键,若不细致探讨技术规范的细节,仅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往往会导致报出的综合单价低于实际的施工成本。

2. 仔细研究合同专用条款

在合同中常见条款包括:(1) 当单项清单子目工程量发生变化时,若该变动量在原定数量的正负 3% 范围内,则不作调整。因此,在进行工程量核算时,可以在综合单价里加入一个风险系数以覆盖这种量差,确保风险成本得以体现。(2) 针对单项子项的变更洽谈,若变更引起的成本不超过5000 元,则只需进行技术讨论而无需经济洽谈。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工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可能低于预定金额的交易进行估计,并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内。

三、确保合理低价中标的要领

(一)把好“前期”关,做好招标文件编写和工程勘查设计工作

在招标的初级阶段,勘察与设计任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深度与准确性,确保提交的投标文件既详尽又全面,特别是针对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其招标文档的细节和精确度需更为严格。研究指出,在多数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导致投资上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往往源于施工图的深入度和技术质量不足,进而引致施工阶段的调整及成本的增加。因此,在签定相关合同时,应明确各方的责任和补偿条款,并要求勘查设计单位对其成果的品质承担责任。

(二)把好“评审”关,做好招标评审工作

单纯依据报价水平选择中标方,并不等同于真正的低价中标原则。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投标方的文件编制必须遵循招标文件的要求,以最低的评审价格为基准线,除非该评审价格低于成本。作为业主,我们必须在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和对最低报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保持严谨。如果在施工计划中发现有重大的遗漏或技术问题,我们将会指出这些问题并拒绝接受。同时,我们会对第二低的报价进行审查,只有经过评审后被认定为合理的最低报价,才会被确定为最终的报价。投标书的评估涵盖商务和技术两方面的投标文件。在执行最低投标原则时,对商业投标文件的评估尤其关键,评审人员需细致分析每位投标者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单价构成与报价合理性的分析(涵盖价格分析说明及相关支持材料)、机械和材料成本估算是否明显低于最近公布的控制线,以及对于标准操作不稳定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最终确定投标价格。无论报价是否低于成本,对最低报价者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结论

采取合理低价中标的策略适宜于那些技术与性能要求一般或投标方对技术性能无特殊规定的工程项目。此方法反映了市场进步需求与竞争走向,同时借助经济激励促使行业技术创新与进步。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合理低价中标为业主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投标参与企业的整体能力提升,鼓励它们主动优化和升级,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钟慧 . 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运用 [J]. 门窗 ,2019(20):72.

[2] 罗泽军 . 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J]. 农家参谋 ,2019(12):183.

[3] 贾晨琛 . 低价中标在土建工程招标中的合理应用探讨 [J]. 江西建 材 ,2018(02): :203+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