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作者

马其玲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473000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借助真实亦或是模拟的项目任务作为依托。学生在落实项目的进程当中,得全方位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开展方案设计、代码编写、系统调试等一连串的实践操作活动。此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状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为深入地领会和把握知识,持续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能够更为妥善地契合计算机行业对于实践技能提出的要求,有效缩减从校园过渡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适应时长。

(二)促进教学与行业需求接轨

项目教学法所涉及的项目内容,通常源自计算机行业的实际需求。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会与行业发展趋向以及企业岗位要求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能够及时知悉行业动态以及新的技术与方法,学到同实际工作关联紧密的知识与技能,使得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能够维持同步。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帮助,能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迅速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实际项目的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以往课程设计大多围绕理论知识体系展开,致使学生实践能力欠佳。以实际项目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把企业真实项目亦或是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项目融入课程当中,能够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期间,经由对问题的分析、方案的设计以及动手操作,主动摸索并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达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切实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知识应用水准。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里,引入企业真实的“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发” 项目。教师将此项目细分为网站规划、页面布局设计、前端代码编写、后台功能开发等多个子任务,分别对应课程中的不同教学模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是通过市场调研来分析用户需求,确定网站功能模块与页面风格。在页面布局设计阶段,利用Adobe Photoshop 软件设计首页、产品展示页等界面原型,学习色彩搭配、版式设计等方面知识;在前端代码编写环节,运用 HTML5、CSS3 和JavaScript 语言实现页面交互效果,掌握响应式布局技术。在项目实施进程中,学生还得解决浏览器兼容性调试、页面加载速度优化等实际问题,通过反复实践与修正,最终完成完整的电商平台网页作品。这种基于实际项目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真实任务推动下,全方位提升网页设计与开发的实践能力。

(二)结合行业需求的项目实施,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

计算机行业技术更新迅速、岗位需求丰富多样,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紧密契合行业发展态势。结合行业需求推行项目教学,依据企业岗位标准与技术规范设计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进程中熟悉行业工作流程,掌握行业主流技术,知悉行业职业素养要求。通过营造近似真实的职业环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工作模式,缩减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时间,提升职业适配性与就业竞争力。

在《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里,以“短视频社交类 APP 开发”这一热门主题作为项目内容,参照互联网企业移动开发岗位的技术条件和工作流程组织教学活动。项目启动之前,教师引入企业 APP 开发需求文档模板,引导学生分析用户针对短视频拍摄、剪辑、分享等功能的需求,并制定开发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学生运用 Java、Kotlin 等编程语言,结合 Android 开发框架达成 APP 的基础功能模块;采用第三方 SDK 集成视频处理、社交分享等功能。项目严格依照敏捷开发流程,展开多轮迭代开发与测试,学生不仅要确保代码质量,还需参与团队代码评审,学习企业代码规范与协作方法。同时,教师引入企业绩效考核标准,从功能完成程度、代码质量、团队贡献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经由该项目实施,学生深度了解移动应用开发行业的技术标准与工作模式,有效增强了职业适配性。

(三)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丰富项目教学形式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中,一些复杂项目由于受到设备、场地以及数据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开展起来存在困难。而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打造出极为逼真的虚拟实验环境以及项目场景,打破时空方面的局限,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感受。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项目教学,能够把抽象的计算机原理、繁杂的系统架构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减轻学习的难度。

以《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里“大型园区网络规划与部署”项目为例,引入网络虚拟仿真平台用于教学。学生在虚拟环境当中模拟园区网络建设的整个流程,从需求分析阶段着手,借助虚拟工具绘制网络拓扑图,规划IP 地址分配方案;在设备选型这一环节,从虚拟设备库中挑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并配置 VLAN 划分、路由协议等参数。该仿真平台能够实时模拟网络流量,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检验网络配置是否恰当。针对网络故障排查任务,平台能够随机生成网络链路中断、设备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学生利用虚拟调试工具来进行故障诊断与修复。比如在模拟核心交换机故障时,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网络冗余技术,迅速切换备用链路,恢复网络通信。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安全且可操控的环境下完成复杂网络项目的实践操作,切实提高网络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顺应职业教育改革趋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真实任务驱动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陈 玮 玮 . 中 职 计 算 机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提 升 策 略 [J]. 新 课程 ,2023,(12):73-75.

[2] 吴爱萍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3,25(08):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