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崔冰 杨赟
河南医药大学 453003
键词:C 反应蛋白;超敏肌钙蛋白T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持续增多,在发病后患者以心前区疼痛、憋闷为主要表现,且病情进展相对较快,如果未及时进行科学诊治,则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血清指标检测在 AMI 诊断、预后评估中应用愈发广泛,已经成为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辅助手段 [1]。C 反应蛋白(CRP)为反映机体非特异性炎症的蛋白指标,在感染、组织坏死损伤、急慢性炎症的影响下均有可能引起该指标升高。超敏肌钙蛋白 T(hs-cTnT) 属于心肌损伤标志物之一,常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属于快速获取的实验室指标,能够对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目前在 AMI 诊断过程中联合应用以上三种血清学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次研究深入探究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设定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6 月为研究时间,纳入疑似 AMI 患者 100例作为试验组,男女比例53:47,年龄43~75( 59.38±7.59 )岁,纳入标准:(1)疑似 AMI 入院后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2)发病至入院时间在 24h 以内;(3)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2)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影响血清标记物的检测结果;(3)患有恶性肿瘤、感染等可能影响血清标记物水平的疾病;(4)近期内接受过可能影响血清标记物水平的药物治疗。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 52:48,年龄 42~76( 59.42±7.63 )岁,纳入标准:(1)无心血管疾病史;(2)体检结果正常,心电图无异常(;3)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
1.2 方法
在入院或体检时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 5ml ,在 4000r/min 速度下进行5min 离心处理,分离 500μl 血清,置于 -20% 冰箱冰冻保存待测。本次研究应用星童医疗的超敏肌钙蛋白试剂盒及 sysmex 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作为检测仪器。
NLR 检测: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电阻抗法。CRP 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射比散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cTnT 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所有指标检测均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并做好检测结果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 CRP、hs-cTnT、NLR 水平。
分析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AMI 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处理研究数据,运用 t 和 x2 检验计量数据(
、计数资料 %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分析,当研究结果为 P<0.05 说明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 CRP、hs-cTnT、NLR 水平
试验组 hs-cTnT、NL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 CR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表 1 两组 CRP、hs-cTnT、NLR 水平对比 [ΓX-±s]

2.2 分析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AMI 的诊断价值
将 NLR、CRP、hs-cTnT 作为检测变量,绘制 ROC 曲线,结果显示,NLR、CRP、hs-cTnT 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 AMI 的 AUC 均 >0.80 ,存在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见图1、表 2。
表2 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AMI 的诊断价值对比[n(%)]

图1 血清指标联合检测ROC 曲线图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高发疾病,其主要因冠脉阻塞、病变而诱发,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心肌急性缺血、坏死,因此需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以往临床中多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评估病情,但是均有一定不足,应用效果相对一般。近年来血清学指标逐渐成为诊断AMI 的有效手段,但是单一的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因此还需要采用多种血清学指标联合诊断的方法,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hs-cTnT 为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在 AMI 患者发生心肌损伤后,则会引起该指标水平明显升高,但是单一诊断可能出现假阳性。CRP 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心肌受损后,则会引起该指标逐渐升高,但是其诊断缺乏一定特异性。
NLR 为极易获取的炎症标志物,伴随其升高则可以对心肌损伤程度进行初步判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 NLR、hs-cTnT 水平均明显较健康体检的对照组更高,说明以上 2 项指标水平与 AMI 存在一定关联,在AMI 患者发病早期,通常伴有心肌损伤、坏死,hs-cTnT 分子量相对较小,极易从细胞中逸出进入血液中,进而引起 hs-cTnT 水平升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心肌收缩协调性受到影响,造成心功能急剧下降,进而造成心室压力升高,极易引起炎症因子入血,在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的情况下,NLR 水平则会随之升高 [2]。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CRP 水平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本次纳入病例数不足有关,后期将增加病例数量,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果。本次研究发现,NLR、CRP、hs-cTnT 联合诊断 AMI 的价值明显高于单一检测,能够从炎症反应、免疫状态、心肌损伤等方面进行评估,hs-cTnT 能早期检测心肌损伤,NLR 和CRP 可提供炎症信息,有助于区分 AMI 与其他疾病,减少误诊风险,起到互补的检测作用,相比单一检测更加全面,更加利于对疑似 AMI 患者进行快速、准确地筛查,可以缩短患者诊断时间,为患者提供早期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便改善患者预后 [3]。
综上所述,通过 hs-cTnT、NLR 和 CRP 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便于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园园 .CK-MB、NT-proBNP、 cTnI 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病情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J]. 实验室检测 ,2025,3(02):124-126.
[2] 梁丰 , 宋兵 . 探讨 NLR 联合 Lp(a)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24,53(06):778-784.
[3] 吴雨洁 , 邓博 , 郭明全 , 等 . 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在诊断 4a 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J]. 临床检验杂志 ,2024,42(08):57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