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防控

作者

何时贤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0 引言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难度的提升,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如何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成为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从人员安全角度来看,机电施工涉及大量的重型设备操作、高压电气作业和高空吊装等高危作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从工程质量角度而言,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规范的安全操作流程能够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安装误差,确保机电设备的性能符合设计标准,为工程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再次,从经济成本角度分析,有效的安全管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因事故造成的停工损失、设备维修费用和赔偿费用,同时避免因安全问题引发的工期延误,间接降低工程的总体成本。

2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2.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单位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内容过于笼统,未能结合机电施工的具体特点进行细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到位。此外,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往往存在“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各部门之间容易相互推诿,影响问题的及时处理。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是机电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其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对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了解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而忽视安全规范,如不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违规操作机械设备等。此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点往往远离城市,施工人员多为临时招聘的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安全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且流动性较大,增加了安全培训的难度,导致施工队伍整体安全意识偏低,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3 安全监管力度不足

安全监管是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的关键环节,但在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中,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监理单位未能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为了赶工期而纵容不安全操作;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内部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多为定期检查,缺乏日常的动态巡查,难以发现隐蔽性较强的安全隐患。

3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规模、施工环境和技术特点,制定涵盖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职责,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其次,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等环节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施工人员有章可循。

3.2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施工单位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接受全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应急处置措施等,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训,如对电工进行高压电气作业安全培训,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吊装安全培训等。培训方式应多样化,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3.3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是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关键,施工单位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安全检查,成立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性、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监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对违规操作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确保施工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

4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风险防控措施

4.1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防控的前提,施工单位应在机电施工前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评估。首先,要结合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现场勘查情况,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如自然灾害(洪水、雷电、大风等)、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粉尘等)等。其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划分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例如,对于高空坠落、触电等高危风险,应制定专项防控方案;对于设备老化等中低风险,应制定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

4.2 技术防控措施

技术防控是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设备选型方面,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机电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严禁使用淘汰设备和不合格设备。在施工工艺方面,要推广应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减少因工艺落后导致的安全隐患,如采用模块化安装技术减少高空作业量,利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和冲突问题。在安全防护设施方面,要按照规定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如在高空作业区域设置安全网和防护栏杆,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绝缘隔离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等。

4.3 应急防控措施

制定完善的应急防控措施是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和物资储备等内容,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如触电、火灾、坍塌等)制定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施工环境的变化。其次,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技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开展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外部支援。

5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至关重要。需完善体系、强化培训与监管,做好风险识别、技术及应急防控。未来应持续优化,以科学智能手段保障工程安全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谢晴 .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技术问题分析 [J]. 居舍 ,2021,(14):47-48+68.

[2] 朱传磊 , 李磊 .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备的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研究[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44(04):111-114.

[3] 刘世煌 .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控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80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