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复习课的题组教学法实践
罗毅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
前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往“罗列知识点 + 海量刷题”传统复习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地显现出来,并且该方式的应用已经很难满足当代教育领域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这一创新性教学形态的出现以及应用的推广,逐步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碎片化教学的局限性,该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从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将具有关联性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进而提升学习效能与理解深度。
一、大单元教学与题组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其能够将教学内容以一个单元的形式进行串联和整合,使教学内容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题组教学法的原则
题组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题组的设立需要时刻围绕教学目标,保障教学题组的建立具有知识针对性和时效性;
2、难易程度需要遵循从简到难,时刻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梯度式题组设计;
3、在题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4、在教学结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与教学指导,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发现不足,并及时对其进行弥补和改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1]。
二、大单元背景下初中数学复习课中题组教学法的应用
(一)基于单元整体目标设计题组框架
在“函数”大单元的教学中,整体目标设定是“掌握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总目标将其拆解为三个子目标:一是理解函数的核心概念;二是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是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以“函数概念”子目标为例,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题组设计
1、给出具体情境,如“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某商品单价与销量的关系”,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函数关系;
2、提供函数表达式,如y=2x+1、 y=x2 ,让学生指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定义域;
3、通过图像 , 如折线图、曲线图让学生判断变量对应关系是否符合函数定义。
(二)按知识关联设计递进式题组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复习需要突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题组设计需要体现“递进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题组进行梯度设计。通过逐步的增加试题难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2]。
在“一次函数”复习中,递进式题组设计可以如下:
1、基础层:已知一次函数 y=kx+b( k≠0 )的 k 、b 值,判断函数增减性、与坐标轴交点;
2、提高层:已知一次函数图像经过两点,求表达式并分析k 的取值对图像的影响;
3、综合层:结合一次函数图像解决“方案选择”的相关问题。
(三)结合核心素养设计综合性题组应用
大单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题组设计时,需要融入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能力训练。在“函数综合应用”环节,可以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进行综合题组的设计:
1、基础题:学校计划在操场旁建长方形绿化带,已知宽为 ρX 米,长是宽的2 倍,写出面积y 与 x 的函数表达式,考察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2、提高题:若绿化带周长固定为20 米,写出面积y 与宽 σ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该面积的最大值,考察学生二次函数最值应用水平;
3、拓展题:若建造绿化带每平方米成本为10 元,学校预算不超过500 元,结合上题结果判断是否可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题组教学评价及反馈
教师需要建立起多样化的评估方式,除了对学生笔试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以外,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及时的反馈机制,教师需要时刻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以及题组应用解答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共性问题,在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后,及时的反馈并解决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优化,促进教学方案和策略的优化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复习课的题组教学法实践,可以打破传统题海战术的复习教学方式,通过整体化的题组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系统化的掌握知识,还可以在阶梯式题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数学复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童土生.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实践探索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5,(11):68-70.
[2] 刘承武 .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策略 [J].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5,(0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