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作者

胡忠涛

保康县建设工程总公司 湖北襄阳 44160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工程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民生及城市发展。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但当前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意义

1.1 对施工质量与效率的影响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施工质量与效率。科学管理可规范流程,确保工艺符合标准,避免技术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中严格控制配合比、浇筑速度等参数,能保障构件强度与外观质量。同时,合理管理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

1.2 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水平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打造优质的建筑产品,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反之,若企业施工技术管理不善,频繁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还能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突出

尽管部分建筑工程建立了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施工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减少安全设施投入,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例如,在脚手架搭建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无法得到保障,容易引发坍塌事故。此外,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混乱,私拉乱接电线、电气设备缺乏保护措施等问题也较为常见,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风险。

2.2 施工进度管理不足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施工作业环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只关注自身负责的单一环节,缺乏对整体施工进度的宏观把控。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若混凝土浇筑进度滞后,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模板拆除、钢筋绑扎等工序,进而导致整个工程工期延误。此外,施工进度计划的不合理编制和执行,以及各施工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到位,也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

2.3 施工资料与图纸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资料管理不规范和图纸会审工作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施工过程中频繁修改图纸,导致实际施工与原设计不符,无法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同时,图纸会审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审核和签章,一些项目负责人因怕麻烦而忽视图纸会审,仅在施工后补充相关记录。这种做法使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技术难以得到优化,施工效率也无法有效提高。

2.4 施工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当前,建筑行业正朝着绿色、智能、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仍然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例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在构件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质量和效率低下。此外,施工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时间投入,一些企业因担心风险而不愿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2.5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对新技术掌握不够;农民工未经系统培训,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低,易引发违规操作,影响施工安全与质量。

3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策略

3.1 提高施工监管重视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向企业内部全体人员普及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与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紧密联系,从而积极配合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工作,减少管理阻力 企业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责任问责制度,对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质量、安全等问题,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使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管理责任心。建立全员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鼓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与普通施工人员相互监督、相互配合。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展民主评议等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管理漏洞,扩大施工监管覆盖面,提升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3.2 明确技术管理目标

重视图纸审核,结合地质、气候等实际情况及规范标准,组织多部门会审,确保图纸准确可行。

监督施工按图与规范进行,定期检查质量,调整技术方案,协调进度与质量,

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按标准验收工程质量,整理归档技术资料,为后期维护提供依据 。

3.3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结合企业实际健全制度,明确职责权限,规范流程与操作标准,确保制度合法合规,并根据行业发展及时修订。

3.4 优化施工管理办法

引入新技术设备时评估适用性与安全性,加强现有设备维护,提高使用寿命。与其他企业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关注国外动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

3.5 培养高素质施工团队

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强化安全管理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与协作精神。

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评价,确保各岗位履职尽责。

构建基础培训体系,细化岗位能力要求,开发针对性课程,通过实操指导提升技能,减少违规操作 。

3.6 推动施工技术创新

加大创新投入,设立研发部门,培养引进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关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

结语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进度管理不足、创新能力弱、人员素质低等问题。企业需通过强化监管、明确目标、完善制度、优化管理、培养团队、推动创新等策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助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国柱。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J]. 居业,2019 (01).

[2] 常亮。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J]. 建材与装饰,2018(12).

[3] 石丽娜。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初探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下旬刊 ), 2018 (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Z]. 2019修订版.

[6] 王树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J]. 工程技术研究,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