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

杨燕

云南铜业西南铜业分公司稀贵厂 云南安宁 650308

引言:

压力容器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压力容器设备的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加,对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孤岛、实时监控难、故障响应慢等问题,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探索“互联网 +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新模式,对于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互联网 +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随着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引入“互联网 +”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例如,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1]。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预测设备的潜在故障和维修需求,实现预测性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1.2 实现实时监控,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频繁的移动特性,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定期检查和人工巡检难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安全隐患,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互联网 +”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预警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在设备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自动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避免事故的发生。

1.3 促进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由于其分散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移动特性,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导致设备管理信息的碎片化和割裂化,难以形成全局性的管理视角,而“互联网 +”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通过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信息平台,各部门、各区域的设备管理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到云端,形成集中的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直观地了解全局设备运行状况,优化设备调度和维护策略。

2 构建“互联网+”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平台的主要措施

2.1 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集中管控

压力容器设备是生产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面对压力容器设备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亟需建立一个集中统一、智能高效的管理平台,以实现对压力容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从硬件基础设施、软件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传输等多方面着手,构建一个覆盖压力容器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综合性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应具备完善的信息录入、存储、查询、分析等功能,能够对压力容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等各阶段的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和管理,形成完整的设备档案。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平台可以准确评估设备的健康状态,预测设备的剩余寿命,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决策支持 [2]。此外,平台还应具备完善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根据预设的应急预案,快速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设备管理部门需要与信息技术部门密切配合,明确平台建设的目标和需求,优化平台功能设计,确保平台能够满足设备管理的实际需要。

2.2 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移动端远程管理

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压力容器设备管理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构建移动端远程管理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管理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设备运行数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远程下达控制指令,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移动端远程管理平台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体系,通过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移动端管理平台。其次,要开发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移动端管理软件,为管理人员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再次,要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确保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的安全。

2.3 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状态智能诊断

压力容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宝贵的信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将有助于实现设备状态的智能诊断,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定期检查,难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而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通过数据建模和智能算法,精准预测设备的健康状态,为预防性维护提供可靠依据[3]。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机制,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边缘计算设备,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上传,同时,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对异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处理,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建立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的训练,模型能够自动学习设备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的特征模式,实现对新采集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异常检测。

结束语:“互联网 +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时代压力容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 + ”技术优势,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了管理效率提升、设备安全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等多重目标。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必将迎来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的未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天富,韩拴红,丁学峰,等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探讨 [J]. 化工管理,2024,(11):10-14.

[2]刘三江,陈祖志,李光海. 智能网联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模式分析——以移动式压力容器为例 [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0,36(12):1-6.

[3]张楠楠 .“互联网 +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 [J]. 管理观察,2019,(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