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实习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与解决途径研究

作者

刘云强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摘要: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在这一阶段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一直是党建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实习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教育管理形式和内容及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研究、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建设探索实践等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建设;考核评价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采用"2+1"、"4-1-1"、"2.5+0.5"等形式,在学生成为预备党员的这一年或半年里,往往处于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这一阶段有效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是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党组织活力的关键所在。

一、高职院校实习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实习期学生党员分散,教育管理困难

由于实习期学生党员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甚至不同行业,其工作岗位和作息时间都不固定,这导致集中进行教育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模式难以实施,传统的会议、集中培训等方式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确保每位学生党员都能及时接受教育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化,教育成效不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学生党员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如读书会、讲座等,未能结合"00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需求。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化,导致教育管理成效不高。同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实习学生党员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灵活的教育形式,使得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1.3监管机制不严,有效考评缺失

高职院校对实习期学生党员的监管机制往往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考评体系。这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的提高。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不仅无法激励学生党员自主学习,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实习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新时期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

2.1.1自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自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党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自建平台需要设计合理的板块和具体的内容,涵盖党员教育管理、学习资料、交流互动等功能。平台应支持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在线交流等功能,方便学生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管理。

2.1.2利用"学习强国"平台

"学习强国"平台是一个集学习、交流、考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功能。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学习强国"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和"视频会议"等共享网络空间,开展党员教育管理。

利用"学习强国"平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资源整合,将"学习强国"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整合到自建平台中,实现资源共享。二是灵活应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的视频会议功能,开展线上学习、交流和讨论。三是考核管理,将"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习。

2.2新时期教育管理的形式和内容、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2.2.1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为了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需要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设计问卷等方式,对"00后"青年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归纳总结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创新教育形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如线上学习、线下交流、实践活动等,丰富教育形式。二是灵活性,根据实习学生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确保每位学生党员都能接受教育管理。

三要有针对性,针对实习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2.2制定完整的考核评价标准

为了激励学生党员自主学习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高职院校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标准。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涵盖方方面面,最好能够量化。

制定考核评价标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性,考核标准应涵盖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学生党员的表现。二是量化性,尽可能将考核标准量化,避免主观臆断和模糊评价。三是可操作性,考核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党组织和学生党员进行自评和互评。四是激励性,考核标准应具有激励性,能够激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和管理,提高党性修养。考核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学生党员的需求。

2.3新时期,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建设探索实践

2.3.1线上阵地建设

线上阵地是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自建党建公众号、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方式,建立线上阵地,方便学生党员进行学习和交流。

线上阵地建设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建立党建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交流。要定期发布学习资料、通知公告等,确保学生党员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要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党员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要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平台的日常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3.2线下阵地建设

线下阵地是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企业党支部、社区党支部、联合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灵活多样地开展党员活动和教育管理。

线下阵地建设需要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和合作,利用其资源和优势,开展党员活动和教育管理。要组织多样化活动,组织多样化的党员活动,如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交流研讨等,丰富教育管理形式和内容。要灵活安排,根据实习学生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确保每位学生党员都能参与活动。要强化监督,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论

高职院校实习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针对实习期学生党员分散、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化、监管机制不严等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设教育管理平台、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建设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等途径进行解决。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加强实习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性修养和学习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党员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霞.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究[J].智言智语,2019(33).45-46

[2]王军. 顶岗实习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探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J] 2018(11):152-153

[3]舒宏伟. 高职院校实习期间学生预备党员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交际,2020 ( 02):131-133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建研究课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23DJKT-Y002)《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引领与作用发挥初探》,(2022DJKT-Z005) ,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刘云强(1978.08),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教育培养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