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中段“跑、跳、投”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策略优化与实践研究

作者

胡东

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 663311

引言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和“健康第一”理念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已从单一的体能训练转向全面育人功能的实现。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保障学生基本活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运动兴趣、技能掌握与体能发展的协同。小学中段三、四年级学生处于由初级模仿期向基本技能成型期的过渡阶段,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但协调性与爆发力仍需进一步训练。此时期系统性地教授“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重技能轻兴趣、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教学策略相对传统,课程组织缺乏针对性,学生动作规范性差,技能掌握率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有必要对小学中段“跑、跳、投”教学策略进行系统优化研究,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率的教学路径,从而推动体育课程目标真正落地。

一、小学中段“跑、跳、投”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学实践来看,目前小学中段“跑、跳、投”教学多依赖传统的统一示范、集体练习的模式,缺乏差异化与分层指导,教学方式以灌输和重复训练为主,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动作细节关注不够,课堂上往往以完成任务为导向,忽视了动作质量与习得深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意和趣味性,难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影响课堂活跃度和学习效果。此外,由于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限,对“跑、跳、投”三项动作的教学重点与发力技巧掌握不足,导致学生的技术动作难以形成规范和定型。课后评价机制也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多数停留在考勤或跑跳成绩的单一维度,缺乏对过程表现、合作意识、运动习惯等方面的系统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根本提升,必须对“跑、跳、投”技能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实施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二、教学内容与进阶结构的科学设计

优化教学策略的第一步是教学内容的科学组织。根据小学中段学生生理特点和动作发展阶段,“跑、跳、投”的教学应体现循序渐进与多维整合的理念。具体而言,“跑”的教学可从原地高抬腿、小步快跑过渡到折返跑、变速跑的训练,强调节奏感、步幅控制与核心稳定性;“跳”的训练从立定跳远、蛙跳起步,逐步过渡到助跑跳远与跨跳的技能掌握,注重起跳角度、发力顺序与落地协调;“投”的教学则从肩上投掷、定点投掷出发,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助跑投掷与不同方向投掷,强化瞄准精度与动作完整性。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应是技能模块的简单罗列,而应构建成螺旋上升的训练体系,实现技术动作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由单项到综合的渐进式发展,从而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引入与课堂组织优化

为突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与低效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突破口。应充分利用游戏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趣味性与参与度。例如在“跳远”教学中,设计“跳过小河”“青蛙跳荷叶”等游戏任务,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掌握动作要领,强化技能练习的隐性进行;在“投掷”训练中设置“精准投球”“穿越障碍”等竞赛活动,增加挑战感与目标感,激发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组织上,应采用分层分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划分练习小组,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与目标,实现“同堂异步、协同进步”。同时应注重教师巡视指导与个性化纠错,通过即时反馈纠正学生动作偏差,确保练习质量。利用辅助器材如标志盘、跳绳、小沙包等,构建开放性、灵活性的运动空间,有助于学生在动态环境中提升协调与应变能力。多样化教学方法不仅优化了教学结构,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生成性。

四、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学生发展导向转变

优化教学策略还应体现在科学评价机制的构建上。评价不应仅限于“是否完成”“是否达标”的终结性测试,而应综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技能表现、态度行为与团队协作等多维指标。建议采用“表现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教师观察、视频回放、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轨迹。可设计技能等级评估、体能提升跟踪、课堂参与量化等评价工具,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知与反思。同时,评价导向应从“技术优劣”转向“个体成长”,鼓励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进步,强化过程导向与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其建立自信心与持续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五、结语

“跑、跳、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三项技能内容,其教学成效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也关系到其健康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培育。通过对小学中段“跑、跳、投”教学现状的系统分析,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创新与评价优化的策略研究与实践验证,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优化路径,旨在提升教学效率、丰富课堂形式、促进学生多维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与智能化整合,同时深化“体育与学科融合”“体育与素养并进”的教育理念,推动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向更加科学、系统、人本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更强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正康.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实施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J].体育教学 ,2024,(S1):66-67.

[2] 王宝 .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 [J]. 家长 ,2024,(35):20-22.

[3] 朱福秀 .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 [J]. 健与美 ,2024,(09):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