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后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作者

黄婉丽

44538120010818342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旨在全面收集关于产后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等。

1.2 筛选与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类型包括临床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Meta 分析以及高质量的病例报告等。因为这些类型的文献能够提供关于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实证数据和综合分析,对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3 数据提取

设计详细的数据提取表格,用于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记录文献的作者、发表年份、文献标题、发表期刊或会议名称等。提取研究类型如临床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等)、研究地点医院名称或地区)、样本量等信息。

2. 讨论

2.1 不同文献中急救护理关键点的差异

宫缩剂使用差异

缩宫素:

常规剂量:10-20U 静脉滴注紧急情况:30U 宫体注射(起效

麦角新碱:

0.2-0.4mg 肌注(高血压产妇慎用)

子宫按摩:

手法:单手按摩子宫底(10-15 次/ 分)或双手压迫子宫前后壁时间:15-30 分钟(据宫缩调整)

宫腔填塞:

纱条:碘仿纱条适度填塞(不渗血为度)

球囊:注水量300-800ml(依子宫大小调整)

胎盘处理争议滞留处理时机:

出血时立即剥离 vs 观察 30-45 分钟(加强宫缩剂)

操作技巧:

轻柔分离胎盘边缘 vs 快速操作(需经验医师)

胎盘植入方案:

保守治疗:甲氨蝶呤( 50-100mg/ 周肌注)或米非司酮(25-50mg/ 次,2-3 次 / 日)手术指征:植入面积 >50% 或出血难控(切除范围存异)

产道裂伤修复缝合材料:

2-0 号(组织相容性好)或3-0 号可吸收线(操作便捷)

缝合方式:

连续缝合(速度快) vs 间断缝合(感染高风险时利于引流)

宫颈裂伤处理:

检查:窥器直接观察或器械辅助时机:立即修复 vs 出血稳定后修复针距 / 边距:0.5-1.5cm / 0.3-0.5cm凝血功能障碍处理新鲜冰冻血浆:

指征:PT 延长 >1.5 倍或 INR>2 或 FIB<1.5g/L

剂量: 200-300ml/Ω 次血小板输注:

指征:PLT <50×109/L (或 <70×109/L 伴出血倾向)

冷沉淀:

指征:FIB< g/L10-20 单位 / 次

肝素抗凝:

首剂:3000-5000U 静注(据 APTT 调整)

2.2 不同文献中并发症预防关键点的差异心率 常规每 15-30 分钟;重症每 5-10 分钟血压 收缩压 <90mmHg 或↓ 30% 基础值(每 15-30min )

或平均动脉压 <65mmHg (高频监测)

中心静脉压 常规每 30-60 分钟测量

或仅在补液无效时监测尿量 监测频率:30-60 分钟少尿标准:<25ml/h(处理时效存异)

补液策略 晶体 : 胶体 =2-3:1 或 3-4:1(早期)

速度:轻症 500-1000ml 快速→调量;重症 1000-1500ml/15-30目标血压 收缩压 90-100mmHg 或 平均动脉压 65-70mmHg抗生素使用差异

种类:

首选:头孢呋辛(1.5-2g)或头孢噻肟(2-3g)

青霉素过敏:克林霉素( 0.6-0.9g )或阿奇霉素 (0.5g)

时机:术前 30-60min+ 术后 24-72h

局部护理:

会阴消毒: 0.5% 碘伏(2-3 次 / 日)或 1:5000 高锰酸钾坐浴(1-2 次 / 日)导尿管:集尿袋每日换/ 尿液浑浊时换;尿道口消毒1-2 次/ 日

垂体功能监测差异

检测时机:产后1-2 周起(每周1 次)或 产后 3-4 周起(每2-3 周1 次)

检测指标:促性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范围界定存异)激素替代治疗

- 雌激素:0.625-1.25mg/ 日- 孕激素: 2-4mg/ 日

- 甲状腺素: 50-150μg/ 日(疗程 3-12 月)

2.3 不同护理方法的优缺点(1)宫缩乏力护理方法

优点:宫缩剂使用方便快捷,能在短时间内启动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缺点:宫缩剂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2)胎盘因素护理方法

优点:人工剥离胎盘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可迅速解决胎盘滞留问题,减少出血。保守治疗胎盘植入可避免产妇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功能,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影响较小。

缺点:人工剥离胎盘操作有一定(3)软产道裂伤护理方法

优点:正确的会阴、阴道裂伤缝合方法可以有效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缺点:缝合技术要求较高。

凝血功能障碍护理方法

优点: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可纠正凝血异常,有效控制出血。

缺点:凝血因子输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传播血源性疾病等风险,而且凝血因子制品价格昂贵。

(4)并发症预防方法优缺点失血性休克预防方法

优点:准确的监测指标和合理的补液策略可以早期发现休克迹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预防休克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产妇死亡率。

缺点:一些有创的监测指标,如中心静脉压监测,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同时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

(5)感染预防方法

优点:规范的抗生素使用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预防感染的发生,降低产后感染率。良好的局部护理措施。

缺点: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同时可能引起菌群失调。

席汉综合征预防方法

优点:早期监测垂体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垂体功能减退的迹象,为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垂体功能减退引起的症状。

缺点:垂体功能监测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如检测方法的误差、检测时间点不合适等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判断。

2.4 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临床护理中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护理方法。对于宫缩乏力产妇,要综合考虑产妇的血压、心率、宫缩情况以及是否有药物使用禁忌等因素选择宫缩剂,并结合子宫按摩。在失血性休克预防方面,应制定个性化的监测方案,对于病情较轻的产妇可适当减少有创监测,增加无创监测频率。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等数据库的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763 篇。研究地区涵盖了国内大部分省份以及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韩慧慧 , 张云清 , 吴霞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 2019, 6 (14): 170+175.

[2] 丁玉静 . 36 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9, 6 (30):117.

[3] 张新莲. 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18):86-87.

[4] 廉清颖, 陈浩暘. 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 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24 (04): 650-652.

[5] 郭佳俊 . 68 例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及原因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18, 16 (1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