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现场建设研究

作者

韩坤

成都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建设标准化现场对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且逐步获得了行业内部的认可。实际施工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施工现场,能够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全方位提升工程建设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标准化现场建设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希望能够为标准化现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标准化;现场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建筑行业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人们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实际施工环节,不仅要求施工团队能够正确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抽检、巡检制度的顺利落实,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对策,从而打造标准的管理体系,最终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现就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现场建设进行分析。

1 标准化现场建设内涵

标准化现场的建设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建设标准化现场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标准化现场建设属于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建设标准化现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现场所有的设备、设施等财产,具备足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以此来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开展标准化现场建设,主要是由建筑企业以及现场管理的相关单位作为主要责任人,其中,涉及到所有参与本次工程项目的单位,例如,总承包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只有所有的参与人员通力合作,进行协同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第四,标准化现场建设,还要求能够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施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流程,不能够为了完成标准化建设目标而开展相关工作,否则必然会对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现场设置围挡,必须要保证在没有安全死角且不妨碍到工作人员正常作业的基础上设置,不能够单纯的为了提升现场美观度而设置。

第五,标准化现场建设主要包含现场布置作业以及管理的标准化,这三个不同的管理要素落实过程中也必须全面分析工程建设的特点,了解实际施工需求,采取其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施工流程是开展标准化现场建设的前提条件。在这三大要素中,现场布置是实现标准化现场建设的外在体现,而现场管理及作业的标准化则是实际工作中的关键。

第六,进行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最终需要达成的结果是具备安全、舒适、整洁的施工环境,从广义上来讲,需要保证现场所有的作业行为规范合理,能够对现场进行持续监管,但是需要注意,并不是维持现场表面的干净整洁,如果仅能做到外观的整洁,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标准化现场。

2 建筑工程标准化现场建设实施路径

2.1 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要想保证标准化现场建设的顺利落实,就必须出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具体需要从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策划到后续的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明确各个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主体责任以及具体的管理对策。在建设管理体系时,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顺利落实,有效提升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在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时,应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业主的实际需求,制定可量化的目标,例如合格率、优良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不同的分项工程以及施工班组,进一步明确现场责任人、项目经理、施工人员各级人的管理职责,真正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对于施工环节的分项工程也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验收标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不同的阶段都能够顺利落实,切实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品质。

2.2 质量管理

开展质量标准化管理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针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必须严格按照精益管理的原则,所有的材料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保证材料的尺寸、规格、性能等指标均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还需要与优质的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其次,施工过程中,也应该积极落实质量管理对策,选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工艺技术的应用优势,保证施工现场不同的环节以及细节,都具备专业的验收团队,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实施监管,一旦发现存在异常之处,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只有全面落实监管措施,才能够保证各个环节均满足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最后,开展质量检测和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质量管理效果,不仅要满足国家验收标准,还应该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工程项目建设效果进行严格的检测,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业主单位的需求,更能够体现出自身对于品质的要求。通过严格的管理对策,能够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帮助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3 安全管理

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个不同环节的操作规程,在管理体系中,需要明确标注各项安全措施的要求,并且注明执行方式以及相关责任人,利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保障安全管理措施,能够顺利落实到位,有效减少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第二,对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除,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进行整改,避免隐患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后果,利用主动排查的方式,能够显著减少事故出现的概率。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还应该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根据国家标准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用品,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够避免意外事故,导致工作人员受伤,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的施工氛围。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标准化施工现场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落实各项管理对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施工环节,通过积极践行标准化管理对策,可以在确保施工效率的基础上,建造出更高品质的工程项目。为了能够加快标准化现场的推广,还应该不断的总结相关的经验,尽快出台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郑莉娜.建筑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57.

[2] 辛红彬.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J].居舍,2018,(30):121.

[3] 温洋.浅谈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J].民营科技,2018,(07):171.

[4] 李江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J].中华建设,2015,(11):120-121.

[5] 张福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