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互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研究

作者

谷岩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辽宁省兴城市 125100

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关系到社会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雷锋精神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具有鲜明的思想引领作用;葫芦岛红色文化则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地方精神。本文以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的互动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培育策略。研究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实现地方红色资源在责任感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一、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互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雷锋精神的核心体现为不求回报的奉献、主动帮助他人、重视集体利益和专注敬业,这些价值观念能明显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葫芦岛红色文化作为地方革命历史的关键承载,囊括革命旧址、烈士的英勇事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以及当地红色人物的传奇故事等,既呈现出历史的记忆,又包含文化认同的价值。要是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产生互动,会在不同层面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价值认同角度来看,学生借助学习雷锋精神和当地红色故事,可在情感和认知层面使社会责任意识实现内化,把“奉献与担当”由抽象概念转变为可操作的行动准则。从实践感受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参与志愿工作、红色研学旅行、社会调研之类的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情境里体会责任的意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实际体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红色文化凭借其历史积累和地域特性,使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责任教育,把历史精神与当代的使命担当紧密结合,构建起跨越时代的责任观念。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的互动不仅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构建了多维度的影响机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路径,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系统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课程融合

高等院校要把雷锋精神和葫芦岛红色文化有效整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构建一套系统且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通过设置专门课程、安排案例教学、开展课堂交流和进行实践考察等办法,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念与具体的历史文化素材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期间领会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地方红色文化的实际意义。老师可以借助剖析雷锋的生平故事以及葫芦岛的革命历史实例,使学生在特定情境里体会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具体呈现,规划课程内容之际,需凸显互动特性和案例属性,带动学生思考个人举动和社会责任间的联系,提升他们价值判断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意识。借助理论研习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手段,学生可以在认知范畴树立起责任理念,在情感维度达成认同感,给社会责任感的内化筑牢坚实根基,课程还能引入跨学科的视角,像社会学、历史学和管理学,让教学内容变得多样,提升教育的多面性和全面性,使社会责任感培育既具备理论支持,又有实践方面的指引。

(二)拓展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渠道

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好好借助葫芦岛多样的红色教育资源,像战斗遗址、纪念场馆和红色文化街区,安排学生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借由开展“红色研学”“志愿服务”“文化调研”之类的活动,学生可亲自体验革命精神以及奉献理念。学生去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期间,知晓革命先烈无私付出的事迹,能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强化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参加社区服务以及志愿活动,可将理论认识转变为实际行动,进而在实践里提升责任感与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教育的鲜活度与吸引力,还为学生搭建了跨学科、多维度的责任教育平台,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养成主动担责的习惯,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大学生可把雷锋精神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内心、付诸行动,达成理论认识、情感赞同与行为实践的契合,进而全面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程度与范围。

(三)构建校地合作的育人共同体

打造校地携手的育人合作体,是拓宽社会责任教育途径的关键办法,高校需与地方政府、社会群体组织及红色文化研究部门搭建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规划并推动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相关的教育活动,借助合作开展志愿公益项目、红色文化宣传事宜、社区教育活动和社会研究工作等,学生可在多样化的社会环境里提升责任观念与社会参与本领。地方政府可以和高校携手,共同策划“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担当讲解员、志愿者或研究辅助人员,把责任感的实践融入到实际事务当中,学校与地方的合作让学生有了大量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还能让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经验达成互补,凝聚教育力量。协作机制可促使责任教育实现常态化,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增强大学生在日常和社会事务里的责任观念,通过不断开展校地间的互动并整合资源,学生可以从思想上找准社会责任的位置,在行动中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由此达成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制度化与标准化。

结语

雷锋精神与葫芦岛红色文化的互动能够在价值认同、实践体验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融合、实践育人和校地合作等策略,高校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责任感培育体系,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在行动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雷锋精神与地方红色文化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责任教育常态化,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动力提供持续支持。

参考文献

[1] 霍宁宁 , 赫哓 , 熊晶晶 . 学习雷锋精神,点亮万家灯火 [J]. 当代电力文化 ,2023,(07):32-33.

[2] 辽宁省“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雷锋精神”暨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主题少先队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J]. 新少年 ,2021,(11):12-14.

作者简介:谷岩(1988 年出生),男,辽宁省葫芦岛市,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