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国企党建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唐立哲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国企发挥着支柱作用,在石油、电力、通信等重要产业领域优势巨大,为国家基础建设贡献了许多力量和资源。在我国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为有效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创新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技术,也要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党建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使员工既掌握先进的技术,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有效的党建工作,可以增加员工自律性,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学习强国”APP 等途径学习新知识、新政策和新技术。党建工作也可以促进工作规范与优化,使企业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性竞争文化氛围,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认识不足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优化业务环节,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收益。虽然企业在强化业务的同时也会开展党建工作,但大部分员工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造成党建工作理念落后且质量低下[1]。具体来说,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不足,大部分人员缺少执行力,造成党建工作效率低下,出现思想懈怠、工作消极、氛围松散等问题,难以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领导层重视不足,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将业务培训放在核心位置,重点改善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但缺少服务意识,没有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员工欠缺思想引导,造成党建工作片面浅薄。
(二)工作人员素质参差
国企党建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但企业员工存在素质参差的问题,很多员工虽然业务能力较强,但职业素养有待提升。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党员干部没有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企业员工不仅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且对党组织认识比较浅薄和片面,造成日常党建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缺少优秀的学习榜样,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党建工作中,党员是重要的责任主体,但很多党员缺少大局观念,虽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但缺少集体意识,在党建工作中也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三)党建工作方式单一
从党建工作的形式来看,国企普遍采用单一的党建工作形式,缺少创新和调整。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国家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法规,中央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规划,需要党建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创新。但从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政策推广不及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不够灵活,不论是日常活动还是教育培训,都采用传统工作方式,导致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
二、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提升党员认识,完善工作机制
在新时期,国企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不论是基层员工,还是高层管理,都要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新时期特点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使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首先,企业领导层要发挥带头作用,深化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了解党建工作的内涵与要求,然后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2]。从党员干部入手,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认识。例如,开展党建品牌宣传活动,通过发布宣传片、分享企业经验、沙龙交流等形式,促进思想交流和共识凝聚,构建央地合作的产业链党建格局,使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中不再故步自封,而是与民企积极合作,共同发展和进步。在宣传过程中,采用“点、线、面、体”的宣传模式,促进部门、单位、领域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宣传格局。由党委理论中心组织学习活动,将主题党日作为宣传载体,针对企业核心发展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指引。
其次,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廉洁建设,使基层员工、党员干部等成员的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且建设职业道德体系,使所有员工都坚持廉洁奉公的基本工作原则。在工作中,切实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强化员工的法治意识,促进国家法律与行业政策的宣传,使员工的日常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效用。
(二)加强教育培养,储备干部人才
国企要加强党建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就要建设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提升党建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为此,企业要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储备更多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首先,国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深入了解员工需求,根据员工个性、能力和职业规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力,并且在员工培训与服务的过程中渗透党建工作,提升员工的党建意识和参与度[3]。其次,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增加员工的主动意识,促进员工之间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工作环境。主要采用物质激励手段,根据员工表现改善薪酬并提供奖金。配合精神激励手段,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诉求,增加员工福利,包括带薪休假、特殊荣誉、表彰大会等。为员工提供发挥特长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后,加强企业人才干部储备,使组织基础更加扎实。国企基于党建工作规划进行人才培养,根据党员数量建设党组织,并且定期组织党建活动。为促进党员发展,可以建立示范岗位,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作用。建立干部储备制度,加强党员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三)创新工作方式,严格监督管理
为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构建多样化的党建工作形式,并且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在工作形式创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加强党建品牌和宣传阵地的建设,通过组织联动的方式,使企业的界限被打破,促进国企与中央驻澳企业、下属二三级企业等联合发展,形成党建工作合力,促进党建工作效率提升。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建设微视频、抖音、微博等官方账号,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使传播链条更加完整,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建设“党建文化长廊”,打造企业内部的限制空间,构建多元化的宣传阵地,向企业员工和外部人员展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推进“互联网 +: ”工作模式,利用 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工会,推广职工服务 APP 等线上服务平台,利用网络扩大思想文化家园的建设范围,为员工提供“24h 不间断”党建服务。与此同时,发挥信息技术监管优势,通过信息平台交流沟通,实施监管各项工作行为,杜绝贪污腐败。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企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加强党建工作。国企不断提升工作意识,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并且培养优秀的企业员工,使党建工作更加深入和全面,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楠,尹建,戢丽衡.新时期国企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3,(21):77-80.
[2]卜建刚.关于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企业,2023,(07):77-79.
[3]孙明坤,丁浩.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改进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22,(2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