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驱动下戏曲艺术创新传承路径研究
李梦娇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AI 技术;戏曲艺术;创新传承
【引言】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值得被传承。AI 技术的出现为此打开了新局面,能够让戏曲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喜好,打破现有环境下面临的传承问题,以虚拟现实、台词创作、音效模拟等,融入到戏曲艺术各个环节,增强戏曲表演的吸引力,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AI 技术为戏曲艺术带来的促进作用
在以往的戏曲创作中,创作者主要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去寻找灵感,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创作。而 AI 技术蕴含着强大的算法,能够调动大量的戏曲剧本、唱词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特定的规律,创作者只需要输入自己的创作主题,AI 平台便可以快速生成作品框架,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路加以修改,丰富了戏曲艺术创作的路径。对于戏曲的呈现而言,AI 技术可以运用 VR、AR 等构建起与观众互动的智能化场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戏剧表演,增强观看体验感。而且 AI 技术还可以对戏曲唱腔进行优化,模拟不同乐器的声音,强化表演效果。除此之外,AI技术突破了戏曲艺术的传播空间限制,除了电视平台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观看戏曲作品, AI 技术会根据观看的大数据为观众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作品,拓展了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特别是增加了很多年轻人,有利于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
二、AI 技术驱动下戏曲艺术创新传承的路径
(一)融合 AI 技术与戏曲教育
在戏曲艺术传承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戏曲艺术者,投身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工作中。为了提升戏曲艺术教学的效果,戏曲教育领域可以积极运用 AI 技术,运用一些智能化教学软件,比如可以用动画演示戏曲中的身段步伐、手势眼神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戏曲表演的精髓,增强学生参与戏曲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识别、动作捕捉等技术,对学生的唱腔和表演动作进行实时指导,给出专业的意见建议。特别是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教师难以全面照顾到每个学生,而戏曲表演动作很多都体现在细微之处,教师如果只是凭借肉眼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影响戏曲艺术传承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戏曲技能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借助虚拟角色技术进行表演对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推动戏曲艺术在年轻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创造AI 戏曲作品
打造具有创新性的 AI 戏曲作品,是戏曲艺术创新传承的重要路径。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上,利用 AI 生成剧本、音乐和虚拟演员等多种元素,融入具备时代特色的内容,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戏曲体验。在此过程中,AI 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将经典作品、文化背景、人物历史等全面结合,根据想要创作的作品主题,自动生成完整的戏曲作品模板,拓展了创作者的思思路。同时,AI 技术还可以根据作品内容推荐比较为合适的音乐旋律。比如上海戏剧学院与科研团队合作推出的 AI 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就体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将西方经典戏剧与中国传统越剧巧妙融合,利用 AI 技术对剧情和音乐进行大胆创新。在剧情上,打破了传统越剧的叙事模式,融入了西方戏剧的冲突和张力;在音乐方面,AI 生成的旋律既保留了越剧的婉转悠扬,又加入了现代音乐的节奏感。
(三)利用AI 拓展戏曲传播渠道
AI 技术范围面十分广泛,能够精准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传播选择,扩展戏曲传播的渠道。比如,对于年轻群体而言,他们喜欢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兴事物获取信息,此时就可以将戏曲投入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以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的内容形式传播。对于中老年人而言,AI 技术则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戏曲演出资讯和经典剧目赏析。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 AI 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推动戏曲文化走向国际,展现在世界的大舞台,增强戏曲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比如,可以利用 AI 翻译技术将戏曲字幕翻译成多种语言,方便国外观众理解,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AI 技术为戏曲艺术的创新传承有强大的驱动作用,符合新型发展形势下的要求,能够很好解决目前继续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将 AI 技术与戏曲教学相融合,培养新型戏曲技艺传承人才,创造 AI戏曲作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优化传播策略,拓展戏曲传播渠道,促进戏曲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创新传承。
【参考文献】
[1] 邸帅颖 . 人工智能视域下曲艺创作的嬗变——从“AI 夜息香”见 AI 技术在曲艺创新中的角色与文化考量 [J]. 曲艺 ,2025,(04):39-43.[2] 张园 .AI 时代传统戏曲节目向“融”而生 [J]. 新闻前哨 ,2024,(2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