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行动研究
王天 董诗雨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万金塔乡中心小学
“双减”政策以“减负增效”为主线,意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双减”政策的顺利实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以核心素养培育为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创新、优化课堂组织模式,为学生构建更为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双减”政策小学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还要协同家长一同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其次,教育部门实施“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不再因为过多作业而失去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使得学生身心发展不再具有束缚。要知道,小学生不仅要拥有畅想梦想的权利,同时还要有主宰生活的权利,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赋予更多时间和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想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要在教学中深入贯彻“双减”政策,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体验感,促使学生真正热爱语文、喜欢语文。
二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提升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给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树立自信心,进而一步步将语文知识掌握好。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能否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就笔者个人认为,这才是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所在。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解力是能否教育好学生的根本和先决条件。特别是针对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范围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加广泛,学生对同一教材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程与课程大纲的目标保持一致,成为教师需要思考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双减”政策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有了学习能力,才可以应付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学完文中的基本知识之后,我想要带领学生去分析文中闰土和鲁迅的人物特点。但是,单独进行分析,是很枯燥的,学生很容易走神。因此,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内都需要找出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进行标注,再对人物进行分析,并且将小组内成员的意见进行统一。在合作学习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成员上台分享自己小组的合作成果,其他的小组都可以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质疑和补充,以此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在补充和质疑的过程中使合作成果更加丰硕。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3、课后评价,激励学生
传统的课后评价没有重点,过于宽泛,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重视。如果再没有老师的鼓励,那么学生将更容易放弃学业。一个好的课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刺激学生不断前进。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课后评价。以《杨氏之子》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节课的学习过后,一些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叙事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且可以与其他类似的文章进行横向对比,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一小部分的学生只能完成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基础知识的吸收。因此,我在开展课后评价时,分别进行了评论。“一些同学对于知识的掌握较好,我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种学习态度,在课下进行巩固练习,在下次学习文言文时,将学习到的技巧进行运用。而其他的同学虽然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在上课时认真听讲,记录笔记,下课时也认真的完成作业,态度十分端正,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得提升的坚实后盾。
总之“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想,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