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演艺经济”赋能吉林旅游策略研究
张妍
东北电力大学
近年来,“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消费潮流。作为高情绪价值的“流量入口”,演唱会不仅能够吸引核心粉丝跨城消费,触发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链条”形成关联支出,还能通过绑定景区免票政策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单次观演转化为文旅复合消费。行业内有一个“1 ∶4.8”的说法,即门票花费 1 元就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 4.8 元,演唱会强大的乘数效应,让更多城市主动加入举办文艺演出的行列,激发当地消费活力。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是浙江省的重要文化城市之一。近年来,衢州市通过举办大型演唱会和文化活动,成功推动了“演唱会经济”的发展,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演唱会经济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林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吉林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衢州通过演唱会经济的成功实践,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吉林市可以借鉴衢州的成功模式,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推动演唱会经济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演艺经济”赋能吉林旅游策略研究的意义
随着文旅融合成为国家战略,旅游业正从传统的观光模式向文化体验模式转型。演艺经济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文化演艺与旅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旅游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吉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和演艺经济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因此,研究“演艺经济”如何赋能吉林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推动吉林旅游业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吉林旅游业以自然观光为主,文化体验不足,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较低。通过打造特色演艺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推动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而吉林旅游产业链较短,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交通)发展不均衡。演艺项目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2. 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吉林的满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的展示和传播途径。通过演艺项目,将地方文化以艺术形式呈现,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演艺经济”赋能吉林旅游策略研究的具体内容
1. 结合大型实景山水文旅演艺,打造本土特色演艺项目
《印象·刘三姐》和《宋城千古情》是中国文旅融合的经典案例,通过将地方文化与实景演出相结合,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文旅产业的标杆。吉林市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演艺项目。例如:打造《长白神韵》或《松花江畔》大型山水实景文旅演出,以吉林市各大名山或松花湖为自然背景,结合四季变化设计场景等,还可将冰雪文化,利用 3D 投影、灯光特效、水幕等技术,增强观看的视觉效果。演出内容可以包括:展现满族、朝鲜族的历史与民俗文化。观众可以参与满族祭祀、朝鲜族歌舞等民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关注。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演出 + 旅游”套餐。
2. 引入并签约特色演艺项目,为文旅留下一群人:“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2023 年9 月中旬,薛之谦“天外来物”巡演首站落户浙江衢州,让衢州成为 2023 年全国票房排名增长最快的城市,从原先的第 73 名直接蹿升至第23 名,实践了“办好演唱会,带火一座城”的模式。
不难看出,演唱会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吸引不同地区的观众前来观看,并促进他们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和游览等。很多观众在演唱会结束后,会选择在举办城市停留一段时间,参观当地的景点和特色小镇,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自然也会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吉林市可以签约并引入各种吸引人的特色文艺演出,不仅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客流,促进文化产业的提升、文化业态的多元化,带动城市服务行业发展,形成文化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演艺 + 旅游”或者说“文化 + 旅游”的文旅资源组合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
3. 借助影视拍摄契机,宣传影视拍摄打卡网红名片,用演艺经济打造吉林文旅“新地标”:2022 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电视剧《人世间》分别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取景拍摄。剧中多个场景取自于铁合金等废旧厂区和家属住宅遗址,该剧播出后,一方面对外宣传吉林市的工业文化遗产特色群,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剧组选择其为拍摄地;另一方面,可以效仿“北京 798 工业园”区模式,随着工厂陆续搬迁,一批艺术从业者对宽敞的废旧厂房产生了兴趣,将其改造为颇具艺术感的工作室、展厅和摄影棚等,苏豪区人气飙升,区域面积也有所扩展。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文化旅游胜地,创建吉林的“798”。
三、“演艺经济”赋能吉林旅游策略研究的价值
吉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但在文旅融合和演艺经济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因此,研究“演艺经济”如何赋能吉林旅游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推动吉林旅游业转型升级:吉林旅游业以自然观光为主,文化体验不足,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较低。通过打造特色演艺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推动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
2. 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吉林的满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的展示和传播途径。通过演艺项目,将地方文化以艺术形式呈现,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认同感。
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吉林旅游产业链较短,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交通)发展不均衡。演艺项目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4. 提升吉林旅游品牌影响力:吉林旅游品牌知名度较低,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项目。演艺经济的作用:通过打造高质量的演艺项目,形成独特的文旅品牌,提升吉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吉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演艺经济,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龙云,文旅融合政策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中央政策文本的“主体- 路径- 工具”三维框架分析,旅游学刊 ,2024 年3 月
〔2〕程瑞芳、姚丽芬,文旅融合视角下长城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5 年4 月
〔3〕王兆峰、谢佳亮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旅游学刊,2024 年8 月
注:本文系 2025 年度吉林市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成果,文旅融合背景下“演艺经济”赋能吉林旅游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