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西藏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困境和对策

作者

格桑曲吉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第二幼儿园 850200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很快,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增长很快,并成为承担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这些幼儿园丰富了幼儿教学的办学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为更多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幼儿入园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通过调查以及实地走访发现,当前农村幼儿园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众多问题。

一、农村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师资量弱

当下,农村幼儿教师的聘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人事聘任制度,特别是农村的民办幼儿园。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多数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学历偏低,而且多数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缺乏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很多幼儿园教师其实都是没有编制的,仅仅有少数部分教师拥有编制。在编制教师中也有很多教师根本没有评过职称。所以很多幼儿园为了解决教师工资问题不得不依靠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员,因此带来了很大问题学前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因为聘请不了教师,造成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出现更大的空缺。此外因为得不到保障,幼儿园教师的人才流动量也是很大问题。(二)农村幼儿教师工作量大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本身相对较小,所以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按国家规定,每个班级应是“ 两教一保”,但是农村幼儿园大多是一个班级只有一名幼儿教师。农村幼儿教师不仅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还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她们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还要管理幼儿的日常生活, 多数幼儿教师在工作几个月后就选择离开,特别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幼儿如果受到伤害,家长就会将责任归于幼儿教师,这就给幼儿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 教师的专业素质缺乏

工作环境不佳。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幼儿园还是借用小学教室和桌椅,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已经大力投入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幼儿园,但是对教玩具、多媒体工具等教学辅助设施配置不足,专业发展缓慢。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老龄化,其专业知识大都职前习得,职后继续教育机会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与外界交流少,教育理念陈旧,仅有的一些学习也是本园或者乡镇之间的教研活动,新教师由于工资待遇、工作压力等原因流失频繁。

(四)、幼儿园经费缺乏

(1)基础设备不完全

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教育资源相比,十分匮乏,尤其是基础的幼儿园教育,远未达到标准化建筑标准。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学前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国家有必要在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给予大力支持。院内环境较差,保育人数不够,保育人员学识不高,欠缺必要的幼儿教育能力,由于整体环境差,幼儿身心将康根本无法得到保障,有些幼儿园仍附在小学内,校门敞开,猫狗等动物可随时进出校园,对幼儿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 不重视卫生安全

园内的卫生条件不理想。卫生条件不理想是农村幼儿园的主要问题之一。经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卫生方面做得很不到位。比如,幼儿园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使用的餐具、口杯、床单、被褥等未能定期消毒或晾晒,加上园内环境不佳,极易滋生细菌,无法保证幼儿和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针对上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一) 加强师资量

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拓宽学前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提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新世纪,我国更加重视作为起点教育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由于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的历史重任,因而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其全面素质。借鉴日本学前教师培养的开放制度,针对我国的实际,我国在进行学前教育改革时,应注意以师范教育培养为主,采取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学前教育师资的来源。但应保证非教育定向教师任用的专业考核,保证专业性与一般性的有机结合。

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教育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扩大幼儿园保教人员培养渠道,开展农村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培训体系。要把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划拨专项经费,保证其实施。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则可实行免费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

(二)减轻教师工作量

农村幼儿园要增加园内的工作岗位,招聘更多的幼儿教师,保障园内班级配班的最基本名额。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还要减少每个班级的幼儿名额,适当调整师生的比例,保障幼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幼儿。此外,幼儿园要组织适当的集体活动,便于幼儿教师抒发自己的情绪,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及心理压力。同时,增加幼儿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增进幼儿教师之间的情感,便于幼儿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以便预防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质

在教师聘任中,加强规范与监督的力度,明确农村幼儿教师身份积极地唤醒教师生命成长的内在动机和愿望。创造条件推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老龄化,专业发展缓慢。一方面专业知识基础的薄弱,另一方面信息闭塞,教育理念不能及时转变。应当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促进其专业发展。首先推动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四)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

总体方面的思考与对策:加强领导,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农村边远山区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修缮、改建,逐步建立以乡幼儿园为主体,村幼儿园为辅的幼儿校区,改善卫生条件,严格加强对幼儿园卫生的检查让幼儿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幼儿园的整个现状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任重道远,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幼教事业的和谐发展,撑好幼儿头顶上的一片天空,农村幼儿园在办园中存在许多的困境,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影响了间接性的影响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学前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国家有必要在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给予大力支持很多都不是专业院校毕业,对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这定会影响到农村幼儿的智力开发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开发,而农村幼儿园建设实现标准化建设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给予大力支持,而农村幼儿园建设实现标准化之后,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势必会提高,通过不断的更新换代,幼儿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都会显著提高。这对提高我国整体的幼儿教师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个人以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着学前教育的影响。所以重视学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目前的农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4 月版。

[2] 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4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