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科融合助力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与价值

作者

韩思思 黄小红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板栗树学校 419400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往往局限于数学学科本身,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科融合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将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设计多元化的作业,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数学知识,还能拓展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多元化作业设计创新方法

(一)数学与语文的融合

数学与语文看似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将数学问题以故事、诗歌等语文形式呈现。例如,设计这样的作业:“小明去超市购物,他买了 3 个苹果,每个苹果 2 元,又买了 2 瓶饮料,每瓶饮料 3 元。请你根据这个情景,编写一个数学小故事,并解答其中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又锻炼了他们的语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文章,然后写读后感。比如,阅读《数学童话集》后,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从中学到的数学知识以及有趣的数学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数学与科学的融合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在科学研究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将数学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例如,在学习了测量和统计知识后,布置这样的作业:“观察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每周测量一次植物的高度,并记录下来。一个月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制作一份植物生长情况的统计图,分析植物的生长趋势。”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中的测量、统计知识,还了解了植物生长的科学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又如,在学习了体积和重量的知识后,让学生进行 “物体的沉浮” 实验,要求学生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测量和计算物体的体积、重量,分析物体沉浮与体积、重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三、小学数学学科融合多元化作业设计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学科融合的多元化作业设计,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作业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有趣元素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编写数学故事、进行科学实验、创作艺术作品等方式完成数学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不再觉得数学学习是一件单调的事情,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科融合的多元化作业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完成数学与科学融合的作业时,学生既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测量、计算和统计,又要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观察和分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数学与语文融合的作业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锻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实施学科融合多元化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把握融合的度

在进行学科融合时,要明确数学学科的主体地位,确保作业的核心目标是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其他学科的融入应是为了辅助数学教学,不能本末倒置,让过多的其他学科内容掩盖了数学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使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二)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作业,获得成就感。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鼓励他们深入探究;对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作业难度应适当降低,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结论

学科融合助力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将数学与语文、科学、艺术、生活等多学科有机融合,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融合的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使学科融合的多元化作业设计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融合的多元化作业设计必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晓燕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 [J]. 华夏教师 , 2025, (18): 111-113.

[2] 张秀林 . 大观念统摄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 [J]. 华夏教师 ,2025, (16): 73-75.

[3] 崔丽莹 . 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 [J]. 华夏教师 , 2025,(16):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