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徐航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引言:
工业控制系统(ICS)是现代化工业和关键基础设施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遍及电力、交通、水务、能源等多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ICS 逐渐与企业的 IT 网络连接,甚至接入互联网,这为其提供了更高效的操作与管理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隐患。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通常与外界网络隔离,安全防护措施相对单一,然而随着系统的开放性和互联性的提升,工业控制系统也成为了黑客攻击的潜在目标。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入侵获取敏感数据、控制关键设施,甚至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如何评估和应对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成为当前工业控制系统管理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
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可以分为多个层面。首先是外部攻击的风险,黑客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外部网络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攻击。网络攻击手段包括恶意软件、病毒、勒索软件、DDoS 攻击等,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手段窃取数据、破坏系统,甚至控制关键设施,造成严重的生产中断或财产损失。随着物联网(IoT)和远程控制技术的普及,攻击者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操控设备,极大地增强了攻击的威胁。
其次,内鬼攻击也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工业控制系统的工作人员、维护人员或合作方等内部人员如果未经过充分的安全培训或有不正当动机,可能会故意或无意地破坏系统或泄露敏感信息。这类攻击往往更加难以防范,因为内部人员拥有对系统的直接访问权限。
此外,工业控制系统的物理安全也同样重要。虽然许多 ICS 系统有网络防护措施,但如果关键设施的物理安全得不到保障,如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遭到破坏,仍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物理攻击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
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为了应对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种种安全风险,首先需要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识别潜在威胁、漏洞和攻击路径的关键步骤。当前,评估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混合评估等几种形式。
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对系统架构、网络配置、操作流程等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可能的安全威胁。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灵活,但缺乏精确性,适用于初步的安全评估和小范围的风险调查。定量评估则更加注重通过量化的数据、模型和统计学方法来评估风险的概率、影响和损失。这种方法较为精确,但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支持和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混合评估方法将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既能保证评估的灵活性,又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
此外,风险评估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常见的有漏洞扫描工具、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流量分析工具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安全人员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提供安全整改的建议。
三、应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的策略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多种网络安全风险,应当采取综合性的安全应对策略。首先,加强网络防护是基本要求。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网络分段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攻击者通过网络入侵工业控制系统。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并采取应急响应,能够有效减少攻击的影响。
其次,建立多层次的身份认证机制和访问控制机制至关重要。采用双重认证、多因素认证等方式,可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系统。同时,利用角色权限管理限制不同人员的操作权限,确保关键操作只能由有权人员执行。结合数据加密技术,即使攻击者入侵了系统,数据也能得到保护,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
第三,定期的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是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进行修补,避免漏洞被黑客利用。漏洞管理机制应该与更新和补丁发布相结合,确保所有设备和软件始终保持最新的安全版本。
第四,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应急响应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员工是企业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屏障,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尤其是对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学攻击等的防范,能够有效减少人为错误和内部威胁。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网络安全将成为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任务。未来,随着 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工业控制系统将面临更多新的安全挑战,因此,安全防护策略也必须随之调整和升级。
首先,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广泛应用将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工业控制系统可能将更多地依赖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计算,这需要更加关注云服务中的数据保护和权限控制。而边缘计算技术在降低延迟和提升处理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使得边缘节点成为攻击的目标,因此对边缘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防护要求更高。
其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 AI 技术,安全系统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实现主动防御。
五、结论
工业控制系统在保障社会各行各业基础设施正常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们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复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控制系统逐渐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涉及到的数据种类和连接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这使得它们更加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这些系统不仅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还需要防范内部人员的恶意操作和操作失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施科学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多层次、综合性的安全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网络防护、身份认证、漏洞管理、员工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系统内部防护和外部威胁防范之间,必须建立多重防护措施,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层次。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也将不断更新和升级,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提高防护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向,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连建奎 . 网络化控制下的化工工业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研究 [J]. 天津化工 ,2025,39(04):157-159.
[2] 李晓程 , 王瑞康 . 智能电气控制在黄金冶炼流程中的创新应用 [J].冶金与材料 ,2025,45(07):70-72.
[3] 孙护义 . 基于冶炼实时控制需求的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系统开发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15(21):117-120.DOI:10.19981/j.CN23-1581/G3.2025.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