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突破与路径创新
毕红星
唐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北 唐山
一、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对中职教育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全新要求。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理论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数据分析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使命,这些能力是中职学生在后续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然而,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仍存在诸多与新课改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深入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创新路径,成为当前中职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且水平分化严重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的问题:部分学生甚至未完全掌握初中阶段的有理数运算、方程求解等基础内容,对中职数学中的函数、集合、立体几何等知识点更是“望而生畏”;同时,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化极为明显,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而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因前期知识断层,难以理解课堂内容,逐渐失去学习信心。
(二)教学模式固化,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
尽管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部分中职数学教师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为主,将课本理论知识作为唯一教学内容,忽视了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与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学在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价值,进而丧失学习动力。
(三)学科重视度不足,教学资源配置失衡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重专业、轻基础”的观念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部分中职学校将教学资源向专业课程倾斜,数学课程课时被压缩,甚至安排非专业教师兼任数学教学,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二是教师层面,部分数学教师受学校导向影响,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不主动研究如何将数学与专业结合;三是家庭层面,多数家长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目标是“学一门手艺”,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关注度极低,未能形成家校协同的教育合力。这种多层面的重视度不足,导致数学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推动者,其教学理念直接决定教学方向。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师需彻底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辩证看待传统教学:对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系统性讲解”等优势予以保留,同时摒弃“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互动”的弊端,将教学目标从“让学生学会知识”转向“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理论往往缺乏兴趣,但对与专业、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更为关注。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情境:在课前,教师可通过短视频、动画、PPT 等形式,展示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例如,在讲解“函数图像”时,播放“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股票价格波动图”等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函数的实际意义;在课堂中,利用几何画板、Excel 等工具,动态演示“图形变换”“数据统计”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再者通过问题驱动情境:在情境创设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商品盈利”情境中,提问“若售价调整为每件 75 元,盈利 5000 元需要卖出多少件?售价与销售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打造生动、互动、高效的课堂。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讲解“概率与统计”时,教师可布置“调查班级同学的专业兴趣分布”任务,将学生分为 4-5 人一组,每组负责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最后每组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小组合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统计知识的应用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推动学科融合,强化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中职数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性,更在于其工具性——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程、解决职业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需推动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深度融合。例如在体育课中渗透数学知识:与体育教师合作,梳理体育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提前做好铺垫——例如,体育课中“跳远成绩测量”涉及“长度单位换算”(厘米与米的转换)、“田径比赛排名”涉及“数据比较与排序”,数学教师可在“计量单位”“数据整理”章节中,提前讲解相关知识,为体育课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的创新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教学实践的重构。中职数学教师需以“能力本位”为核心,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教学、丰富教学方法、推动学科融合,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数学教学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孤立”走向“融合”,从“知识传授”走向“能力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职业竞争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姚文龙 .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探究 [J].学周刊 ,2024,(24):25-27.
[2] 李冰 .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与创新教育 [J]. 知识文库 ,2023,(05):130-132.
[3] 王兵. 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2020,(3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