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融入方式研究
金云霄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 226010
德育教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是语文学科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也要有效展开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文教师也能够借此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认真文本中的德育内涵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相关阅读文本的德育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德育教育工作,使语文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结合,教师也能够借此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水准。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分析和理解相关文本中的德育内涵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可以主动去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达到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目的。比如,在初三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八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该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认真挖掘素材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理解文本中的德育内涵,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这节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也要让学生在文本分析中尝试进行历史反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自主探究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比圆明园被毁前后的资料,使学生可以形成初步感悟。接下来教师可以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分组展开角色扮演互动,学生们主要站在雨果和巴特勒的两方,以“文明与野蛮”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可以挖掘文章当中“两个强盗”的隐喻,使学生可以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民族尊严与国际正义的当代意义。后续教学还可以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就这篇文本写一篇观后感,进行反思。总之,教师可以经由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德育延伸,让学生们深度分析和理解文本内涵,产生深刻的德育体会,继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
二、设置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德育活动,从
而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于多元化活动中,
循序渐进地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学生们也能够增强自身
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力,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比如,在初三语文人
教版第四单元第 15 课《故乡》该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
设置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可以318
设置对比式阅读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鲁迅时代与当代的“城乡差异”案例,学生们可以就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就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进行分析,以此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戏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中的内容创编课本剧,展现闰土与“我”的隔阂,诠释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学生们可以在该活动当中增强自身对于德育元素的理解程度,后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继续就“精神故乡”的话题展开深度思考,写一篇文章,培养自身的情感共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该课程的多元化德育教育活动中,学生们能够就课本中的人物经历进行分析,可以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故乡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而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也达到理解文本中相关知识内涵的目的 [2]。
三、进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同步创新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汇总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教育评价标准中设立与德育相关的评价指标,认真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和在学习中的学习状态,从而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情况。后续教师也能有效调整教学方法,强化语文学科中德育元素渗透的效果。比如,在初三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九课《鱼我所欲也》该课程的教育过程中,为了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可以实施过程性的教育评价,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以“舍生取义的现代意义”为主题,展开辩论活动,教师可以利用 AI 语音分析工具,记录学生们的辩论过程,同时生成道德认知雷达图和语文知识掌握雷达图,以此衡量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发展情况和语文知识掌握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元素时,要认真挖掘教材中文本内容的德育内涵,设置多元化的德育活动,进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从而巩固教学成果,提高语文学科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玉 . 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 [J]. 湖北教育 ,2025(12):85-85.
[2] 董秋秋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德育渗透路径探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6):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