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陈佩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 51608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数学教学应聚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更注重知识内容的讲解,希望通过数学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具备知识应用的能力,但因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并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大单元教学是将单元为单位,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单元探究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分析单元知识内容,完善大单元教学的设计。

一、核心素养及大单元教学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多个维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教学指导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时代教学变革,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四新”背景下的“新教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础,整合学科内容和素养目标,属于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有三层内涵:一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倡导大概念、大任务、大观念与大问题的设计;二是改变教师只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数的错误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实施全面育人;三是通过大单元教学正确理解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现状,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整体规划,构建大单元主题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教学的整体规划,分析教材内容,实现知识内容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单元教学主题。《乘法》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乘法单元拆分成零散的知识点,分别进行课时教学,而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教师可以设计“玩转乘法,从算理到应用”,将算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单元探究中引导学生在乘法知识应该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 [2]。

(二)分析学情,制定大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能够为学生大单元学习提供方向,教师需要在分析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在三年级《乘法》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表内乘法的基础,可以完成简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但对乘法算理的理解不到位,多数学生停留在机械计算的层面,并不理解进位的含义,在实际计算中,竖式书写是易错点,学生会出现数位对齐错误和忘记进位的情况。同时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学生无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目标,一是数感素养目标,选择运用口算、估算或笔算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感受数的大小。二是运算能力素养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式,理解进位的逻辑,可以准确理解乘法算理 [3]。三是问题解决能力素养目标,运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包括电影票价格的计算、队列表演等。再比如,在学习《面积》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目标内容,一是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图形,感知图形面积的存在,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大小,从具体的图形和物体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二是通过图形分隔、拼接等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三是掌握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数学符号表示方面,准确描述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等。

(三)任务驱动,优化单元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大单元主题以及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探究中完成单元知识的学习。任务一“拆解乘法的秘密,探秘算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小棒等工具进行简单乘法的计算分析,比如设计问题“ 12*4 ”,学生在操作中需要使用 12 根小棒分成 10 根一捆 +2 个单根,摆 4 份,通过操作分析可以发现,计算过程可以看作 10*4=40 ,2*4=8,40+8=48. 。该环节的设计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数的感知,并对运算的过程进行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方格纸表示 22*4 ,更加直观的感受计算过程中的拆分,强化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 [4]。任务二“速算竞赛”,设计乘法计算闯关游戏,在知识开始游戏之前,教师需要针对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教学,重点强调进位的含义。具体的速算竞赛设计如下:将学生分为4 人一组,每组排成一列,教师出示题目卡(如: 36*5 、215*4、12*45 等)同时启动秒表,第一位学生在白板上写出完整竖式计算过程并报出答案,正确后拍下一位肩膀,每组连续完成5 道题,用时最短且全对组获胜。任务三“乘法在生活中的妙用”,教学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队列表演和电影院,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进行乘法计算,也可以创设商品购物的情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标注价格,让学生在购物情境中完成乘法计算的任务。

三、教学研究展望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结合现阶段的教学研究,教师需要意识到大单元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大单元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中融入跨学科的元素,引导学生的深度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比如,使用计算 APP 布置乘法计算任务,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进行图形的绘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主题,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制定大单元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单元知识的探究,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卫国.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24(28):65-66,78.

[2] 黄丽娟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探析[J]. 考试周刊 ,2024(44):67-70.

[3] 马荣荣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究 [J].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49):55-57.

[4] 王祥飞.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 [J]. 教师 ,2023(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