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策略
邱玉双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初级中学 4415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教学,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与构建过程,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物理探究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因此,深入探讨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一)探究教学的内涵
中学物理探究教学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物理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二)探究教学的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教学以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为切入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 “摩擦力” 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 “筷子提米” 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探究欲望。
培养科学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问题,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实践能力:探究教学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能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促进合作交流:探究教学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分工合作,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 “满堂灌” 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二)探究过程形式化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开展了探究教学活动,但探究过程往往流于形式。例如,在实验探究环节,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提前告知学生实验步骤和结论,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操作,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无法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能力培养关注不足。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促进教师改进探究教学方法。
四、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
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298
和趣味性。例如,在学习 “压强” 时,教师可以展示 “滑雪板为什么又宽又长”“啄木鸟的嘴为什么又尖又细” 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借助实验创设情境: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创设探究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在学习 “电磁感应” 时,教师可以进行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从而产生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欲望。
(二)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
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探究问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例如,在学习 “牛顿第二定律” 时,教师可以先提出 “物体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进一步提出 “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提出 “根据实验数据如何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规律。
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 “浮力” 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利用浮力知识制作一个简易的密度计” 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合理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能够优势互补。一般来说,每个小组以 4 - 6人为宜,小组成员应明确分工,如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协调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小组探究成果等。
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探究教学
模拟实验:对于一些难以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如微观粒子的运动、天体的运行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例如,通过动画模拟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过程,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数据分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 Excel 等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图表,从而更直观地发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探究效率。
(五)完善探究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例如,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时,可以从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要注重客观性和指导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五、结论
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完善探究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实施有效的探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