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及对策
王春花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韩垓镇东马垓小学
引言
当下社会大环境里,教育界正处在从未有过的变革当中,新课标的推行,既给小学数学教学给予了方向指引,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面对这样的状况,怎样有效地更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会从诸多方面来探究这个话题,剖析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更新策略和对策,希望给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操作给予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引。
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探讨
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革新变成学科前行的关键推动力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侧重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很难符合新课标提倡的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设计的革新并非仅仅关乎教学手段的改变,而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重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营造出更加开放,探究性质的课堂环境,革新设计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数学思维的深层次发展,让数学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塑造,而且,革新设计有益于教师冲破固有的框架,灵活应对课堂上随时产生的各种问题,使得教学更具适应性和活力。
2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要求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给小学数学教学赋予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着重于数学思想,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育,这种改变使得教学设计务必从目标确定,内容安排,办法选取一直到评价体系展开全方位改良,从而符合新时代人才培育的需求。
2.1 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重视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更要关注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目标要从单一的知识向“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转变,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2.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新课标提倡教学内容要接近现实生活,重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加强知识的应用性。教材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要依照学生的认知特性,重新组合并拓宽内容,使之更具探究性与挑战性,还要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来安排教学内容,让学习者不断体验,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记忆。
2.3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通过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4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新课标重视评价的多元性与过程性,教师要冲破传统分数评价模式,利用成长档案袋,表现性评价,自评互评等手段,全方位体现学生的学习进程。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重思维过程和学习态度,让评价变成推动学生发展的手段。
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的策略
3.1 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创新在于从“教什么”转向“学生能做什么”,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可观测、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表现性任务。目标表述不能笼统,而要具体到学生行为变化上,比如“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解数学概念”,目标还要有些开放,给学生探究留些余地,让他们能在探究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3.2 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
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质上是对教材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章节划分的束缚,大胆采用主题式教学或单元整体教学的新颖方式来有机整合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将“测量”这一知识点与“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学各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入跨学科的丰富素材,如将数学与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认知结构,还能有效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3.3 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教学方法的革新关键在于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向“学生主体”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态几何软件和数学建模工具,来精心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帮助学生从直观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采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例如设计数学闯关游戏、组织思维竞赛等活动,以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留出充裕的“留白”时间,鼓励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展开辩论,通过这种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4 教学评价的创新实施
评价创新要留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思维快的学生可着重解题策略的更新,基础差的学生可看重进步程度,还可采用“延迟评价”,学生修改错误后可重新得到认可,减轻评价的焦虑感,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具体,有建设性,帮学生知晓怎么改善,不能只是等级判定。
结语
经过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展开探究之后,我们认识到了更新是改善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新课标给我们带来挑战,我们要积极回应,勇敢探寻,持续实践。本篇文章所提出的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这四个方面的创新手段,意在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给予新的想法和方向,不过,创新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它要靠教师在教学当中不断思考,改变并改进。我们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的行列中来,携手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蓬勃发展,为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的人才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刘录朋 .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J]. 数学大世界 ( 中旬 ),2020(12):35.
[2]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探索[C]/.2020 年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766-768.
[3] 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C]/.2020 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20:3024-3025.
[4]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如何合理地创新使用教学方法 [C]/.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