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后服务的创新形式与实施效果研究

作者

杨珊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 563000

1. 引言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面临提质增效的挑战,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亟需创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口琴作为低成本、易普及的乐器,具有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独特优势。本研究结合“互联网 + ”技术,开发数字化口琴课程资源,探索其在课后服务中的应用,旨在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资源共享,破解传统音乐教学时空限制,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新思路。

2.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后服务的现状分析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后服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课题组通过线上 267 份与线下 100 份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音乐课后服务中器乐教学,尤其是口琴教学的普及程度有所提升,但仍有待加强。初期, 77.3% 的教师表示音乐课堂未开展器乐教学,社团活动中也仅有 59% 的学校设有器乐社团。随着微课等互联网资源的引入,这一状况显著改善, 77.3% 的教师反馈音乐课堂中增设了器乐教学,且所有受访教师所在学校均开展了器乐社团活动。

然而,口琴教学方法仍显传统, 80% 的教师虽应用微课提升教学效果,但微课设计制作能力参差不齐, 40% 的教师受限于技术设备, 30% 认为制作时间过长, 20% 缺乏专业制作技能。此外,现行音乐教材中的口琴教学内容有待优化,以适应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需求。资源整合与更新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影响学习效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总体来看,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后服务在器乐教学普及与微课应用上取得进展,但仍需在教学创新、资源优化及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努力。

3. 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小学音乐课后服务的创新形式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后服务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变 [1]。“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创新形式,为小学音乐课后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口琴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通过微信视频号、小红书账号等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口琴教学视频,实现个性化学习。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求,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和标准化。课程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每一课的教学视频都经过标准化制作,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一致性。同时,教学多媒体资源包将教学设计、PPT、乐曲欣赏、伴奏等整合上传至智慧教育平台,方便教师下载使用,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再者,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在线平台上的互动功能,如评论区、私信等,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即时沟通的渠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答,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2]。

此外,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还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除了基础的教学视频外,还可以融入游戏化学习、竞赛机制等元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组织线上口琴演奏比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口琴演奏技能。

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以其灵活性、系统性、互动性和丰富性,为小学音乐课后服务提供了全新的创新形式,有效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4. 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后服务中的实施效果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后服务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从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来看,互联网平台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口琴学习的热情。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参与线上互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后主动练习口琴的时间显著增加。

其次,在技能掌握方面,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提供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口琴演奏技巧。微课视频中的分步教学和详细示范,使学生能够在家中反复观看、模仿,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时间有限、学生个体差异大的问题。据实验数据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首口琴曲目,演奏水平显著提升。

再者,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还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接触不同风格、文化的口琴音乐,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线上的音乐会和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此外,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的实施还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快速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实现了因材施教。同时,线上的师生互动也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后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了技能掌握和音乐素养的提升,还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 结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互联网 + 口琴课程资源作为小学音乐课后服务的创新形式,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系统标准化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口琴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 [3]。同时,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未来,应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模式,为小学音乐教育注入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瑶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类课后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D]. 扬州大学 ,2023.

[2] 谭佳莹 , 李志鹏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社团在课后服务中的思考 [J]. 戏剧之家 ,2023,(30):120-122.

[3] 王旭.“双减”政策下中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J]. 黑河教育,2022,(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