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
刘欣和
石嘴山市第八中学 753000
引言
目前数学教学面临着一个突出难题:学生难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以往的讲授式教学往往使数学变成一套需要机械记忆的公式和定理,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项目化学习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理念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需要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同时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贴近现实的学习情境。在设计过程中,情境的真实性与相关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项目主题应当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使他们能够自然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测量校园建筑物高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同时,项目设计应当注重知识的整合运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比如在数据分析单元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午餐满意度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从数据收集、整理到分析和表达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化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有效的组织与实施是项目化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实现角色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人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一)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教师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组,通常以4-6 人为宜,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具体项目中,如设计校园绿地灌溉系统,可以设置测量组负责实地勘测,计算组进行数据运算,绘图组完成方案设计,汇报组准备成果展示。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能发挥各自特长。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让每个小组构成更加合理,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自主协商分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指导,及时反馈
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进展情况,通过巡视观察、个别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当发现学生存在共性问题时,可组织集中讲解;针对个别小组的特殊情况,则给予个性化指导。反馈机制应当贯穿项目始终,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含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我反思。评价标准要多元化,不仅要关注最终成果,更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通过建立这样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升项目完成质量。
这样的组织实施方式既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又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使项目化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三、项目化学习案例分析:以“家庭节能方案设计”为例
本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中“一次函数”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开展了一项“家庭节能方案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该项目主要围绕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通过调查家庭用
电情况,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分析用电规律,最终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建议。项目设计需遵循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函数建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施过程
项目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系统推进:第一阶段侧重于知识准备,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函数概念,指导学生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与分析技巧,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开展数据收集,学生以小组形式记录家庭一周用电情况,使用统一设计的记录表准确记录不同时段的用电数据。第三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建立用电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绘制函数图像,并通过图像特征分析用电规律和高峰时段。第四阶段完成方案设计,各小组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节能方案,撰写包含数据记录、函数图像、分析过程和具体建议的完整报告。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和集中答疑等方式提供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实施效果与成果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一次函数知识的理解,更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据分析阶段,学生能够通过函数图像准确识别家庭用电的高峰时段和能耗特点;在方案制定阶段,学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节能建议,如错峰使用电器、减少待机能耗等。这些建议既体现了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反映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项目报告显示,超过 80% 的学生能够正确建立函数模型,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节能方案。
(三)实践反思
本案例的成功实施表明,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化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过程指导,特别是在数据收集和函数建模环节;二是要完善评价机制,更好地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三是要合理控制项目难度,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项目任务。这些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该项目案例表明,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项目化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结语
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设计,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而有意义。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项目主题,不断完善项目实施策略,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露露 .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设计与研究 -- 以“图形的变化”为例[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24.
[2] 黄延林.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主题设计策略[J]. 中小学数学,2024(14):5-6.
[3] 范丽萍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数学学生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 [J]. 上海中学数学 ,2024(7):6-10.
本文系宁夏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创新素养教育导向下初中数学高阶思维培养路径研究”(编号:JXKT-SW-0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