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追踪观察策略提升游戏质量的案例探讨
梁建芳
吕梁市直机关幼儿园 033000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强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将 "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确立为重要教育原则。自主游戏赋予幼儿自由探索和主动参与,在激发幼儿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对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培养和社会交往能力及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二、追踪观察策略概述
(一)追踪观察策略的内涵界定
追踪观察策略指教师在特定时间段内,针对个别幼儿或幼儿群体,对其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持续、系统的观察与记录。这一过程涵盖幼儿游戏兴趣的聚焦点、能力发展水平、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与同伴互动的模式等多个维度。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教师得以构建起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完整认知图谱,为后续教育支持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二)追踪观察策略的重要价值
洞察幼儿个体发展:追踪观察打破碎片化观察的局限,让教师得以窥见幼儿在游戏中的连续行为轨迹。从幼儿反复选择的游戏主题、解决问题时的独特思路,到与同伴互动的细微变化,都能反映其兴趣偏好、优势能力与发展短板,为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精准导向。
优化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反馈是游戏环境适宜性的“晴雨表”。通过观察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频率、对空间布局的适应情况,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材料投放、优化区域设置,使游戏环境更好地契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激发游戏兴趣与创造力。
三、案例呈现与深度解析
(一)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大班的建构区,一场以“小小建筑师”为主题的自主游戏拉开帷幕。游戏场地内,积木、纸盒、塑料瓶等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整齐摆放,为孩子的创意搭建提供了充足资源。老师选取幼儿 A、B、C 三位具有不同行为特点的幼儿作为追踪观察对象,全程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以此探究追踪观察策略对游戏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
(二)观察记录与行为解读
幼儿 A :创意建构的探索者
观察记录:游戏伊始,幼儿 A 迅速选定一块大型积木作为建筑“地基”,有条不紊地搭建起高楼。搭建过程中,他不断尝试不同积木组合,即便遭遇多次倒塌,仍不气馁,反复调整结构。高楼初具规模后,他精心添加“窗户”“门”等细节,并热情邀请同伴参观自己的作品。
行为分析:幼儿 A 展现出卓越的空间建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专注度尤为突出。他不仅能将脑中构想转化为实际作品,还具备良好的社交意识,乐于分享成果。
幼儿 B :探索中的迷茫者
观察记录:幼儿 B 进入建构区后,先是徘徊观望其他幼儿游戏,随后虽拿起积木尝试搭建,但很快放弃,频繁更换材料却始终未能完成一件完整作品。游戏过程中,他虽与同伴交流频繁,却难以专注于自身建构任务。
行为分析:幼儿 B 在游戏中表现出目标性缺失与专注度不足的问题,可能源于对建构游戏缺乏兴趣,或是尚未掌握基础建构技能。
幼儿 C :协作建构的践行者
观察记录:幼儿 C 主动与幼儿 A 合作搭建大型城堡,明确承担城墙搭建任务。游戏中,二人密切配合,遇到难题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城堡建成后,他们还合作添加了“护城河”“吊桥”等创意元素。
行为分析:幼儿 C 具备出色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沟通能力,能在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任务完成。教师可创设更多合作游戏机会,鼓励其在团队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培养领导能力与协作精神。
(三)追踪观察对游戏质量的提升成效
精准优化游戏材料投放: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对塑料瓶、纸盒等非常规建构材料兴趣浓厚,而传统积木的使用频率较低。教师据此调整材料投放,增加创意材料数量,减少闲置积木,使游戏材料更贴合幼儿需求,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热情。
实施个性化游戏指导: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采取差异化指导策略。对能力较强的幼儿 A,提供挑战性任务;对能力较弱的幼儿 B,给予细致引导与帮助。这种“因材施教”的指导方式,显著提升了游戏指导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深化幼儿社会互动:受幼儿 C 与同伴成功合作的启发,教师在后续游戏中增设更多合作类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协作、分享创意。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游戏氛围愈发活跃,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
四、运用追踪观察策略提升游戏质量的实践建议
(一)明晰观察目标,锚定观察方向
开展追踪观察前,教师需结合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需求,明确具体观察重点。无论是聚焦幼儿游戏兴趣的发展、能力水平的评估,还是问题解决策略的探究,清晰的观察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观察效率与记录质量。
(二)灵活选择方法,适配观察需求
依据游戏类型与观察目的,教师可灵活选用定点观察、定人观察等方法。在建构游戏等需要关注个体行为的场景中,定人观察能深入了解幼儿个体发展;而在角色游戏等群体性游戏中,定点观察有助于把握特定区域内幼儿的互动模式与游戏进展,确保观察方法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三)规范观察记录,夯实分析基础
观察记录是追踪观察的核心环节,教师应采用多元记录方式,如文字描述、照片拍摄、视频录制等,全面、准确地记录幼儿游戏行为。同时,及时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与分析,提炼关键信息,为游戏调整与优化提供可靠依据,使观察成果切实转化为教育实践。
结语
追踪观察策略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追踪观察,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和需求,及时调整游戏环境和指导策略,从而提升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追踪观察策略时,教师要明确观察目标,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做好观察记录,并加强家园合作。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追踪观察策略在不同类型自主游戏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追踪观察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D]. 董雨薇 . 湖北师范大学 ,2024
[2] 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D]. 甄悦如 . 青海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