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素养背景下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构建研究
曹妍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幼儿园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站,其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幼儿生态素养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自然教育作为生态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然而,当前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构建仍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内容单一、活动形式枯燥、家园共育缺失等。因此,如何在生态素养背景下构建科学、有效的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优化课程设计,融入自然元素
优化课程设计构成了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首先,幼儿园需要将自然元素有机整合进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令自然教育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在语言领域,可以借助讲述和自然相关的故事、儿歌,唤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科学领域,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习性等,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同时,幼儿园还能够结合季节变化,设计时效性强的自然教育课程,如春天的植树节、秋天的丰收节等,促使幼儿在亲身参与中领略自然的魅力。其次,课程设计必须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与参与程度。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投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环节。例如,可以邀请幼儿共同商议自然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幼儿成为课程的小主人。此外,教师还能通过创设贴近自然的情境、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等途径,给予幼儿丰富的自然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自然的奥秘。
2 丰富活动形式,激发探索兴趣
丰富活动形式是点燃幼儿探索热情、增强自然教育成效的核心要素。为此,幼儿教育机构可着力组织多元化的户外实践,诸如春季郊游、林间野餐、星空露营等,引导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其瑰丽与奇妙。这类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身心放松,更能有效锻炼其观察能力与协作精神。以郊游为例,教师可适时引导幼儿辨识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使他们在主动探求中增长见闻。此外,融入趣味性的自然实验与手工创作同样重要。例如,借助种植花草、照料小动物等实践环节,幼儿得以亲历生命的孕育与成长;通过创作树叶拼贴画、彩绘石头等手工活动,则能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然素材巧妙融入艺术表达。这类活动在点燃幼儿好奇心与兴趣火花的同时,也切实促进了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养成。同时,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工具,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能为幼儿创造更为鲜活、具象的自然认知体验。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模拟森林、海洋等生态环境,让幼儿沉浸式感受自然的壮阔与深邃;“增强现实”技术则可在幼儿观察动植物时,即时叠加呈现丰富的知识信息。此类前沿技术的引入,不仅能显著提升自然教育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更能有效拓宽幼儿认知自然的视野维度。
3 强化家园共育,营造生态氛围
强化家园共育对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构建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幼儿园方面,积极推动与家长的深度沟通和紧密协作,共同聚焦幼儿的自然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具体实践中,借助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平台,向家长清晰传递自然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有效激发家长主动投身相关活动的热情。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家长亲身介入自然教育课程的设计与执行环节,例如共同策划组织郊游活动、手工制作活动等,使家长切实转变为幼儿自然教育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家庭层面,幼儿园应大力倡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多元化的自然学习契机。鼓励孩子走进公园、植物园等自然场所,在亲近环境的过程中积累认知;引导家长陪伴孩子参与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实践,亲历生命成长的奇妙历程。这些融入日常的自然体验,不仅能深化幼儿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联结,更有助于培育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可贵的责任感。 信息互通方面,幼儿园可灵活运用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向家长传递幼儿在自然教育课程中的具体表现与成长点滴。家长依据教师的反馈,能够适时优化自身的教育方法,与幼儿园协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这种深度的家园共育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自然教育的实施成效与品质,更为幼儿实现全面、健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生态素养背景下,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活动形式以及强化家园共育等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构建出具有生态特色的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对自然的认知与情感,还能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同时,这些课程的实施还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玲玲 . 幼儿园自然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J]. 华夏教师 ,2025, (S1):111-113.
[2] 张莉 , 赵康玲 . 自然教育: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J]. 安顺学院学报 , 2025,27(02):93-97.
[3] 余平二 , 洪黛珊 , 翁殊斐 , 叶汶希 , 冼丽铧 . 幼儿园自然教育中的园林植物应用及其科普设计 [J]. 环境教育 , 2025,(Z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