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字”到“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

作者

周建民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第四小学 621100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关键。然而,传统的字词教学往往侧重于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忽视了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一条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字词教学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从“字”到“文”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传统字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一)重记忆轻理解

传统字词教学往往强调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和字义的背诵,而忽视了学生对字词内涵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但长期来看,却难以形成稳固的语言基础。

(二)缺乏情境关联

字词教学往往脱离具体语境,孤立地进行。学生在缺乏实际运用场景的情况下学习字词,难以形成对字词的深刻印象和有效记忆。

(三)忽视文化传承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传统字词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难以从字词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从“字”到“文”的教学新路径探索

(一)整合汉字文化,增强字词教学的文化底蕴

汉字不仅仅是符号,更是文化的传承。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历史背景,将字词教学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例如,在教授“家”字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其“屋顶下有猪”的原始含义,从而加深对“家”这一概念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记住字形字义,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构建情境教学,提升字词学习的趣味性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抽象的字词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字词。例如,在教授“春天”一词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中寻找春天的足迹,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描述春天的景象,来理解和运用“春天”这一词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的字词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引入游戏化学习,激发字词学习的主动性

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字词游戏,如字词接龙、字词猜谜、字词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字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的字词学习更加轻松愉快,还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强化阅读与写作实践,促进字词的内化与运用

阅读和写作是字词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字词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在写作中运用字词。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或者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估

(一)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上述教学策略。例如,在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游戏化学习和情境教学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中,则可以更多地引入汉字文化和阅读写作实践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从“字”到“文”的教学新路径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试成绩等。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状态;通过作业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通过测试成绩,教师可以量化地评估学生的字词学习水平。综合这些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对教学新路径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五、结束语

从“字”到“文”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不仅丰富了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综合素养。通过整合汉字文化、构建情境教学、引入游戏化学习以及强化阅读与写作实践等策略,我们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字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教学新路径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字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丙慧 . 属性层级结构的探索及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的应用[D]. 四川师范大学 ,2025.

[2] 草老 . 开启语文学习之旅,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上旬 ),2023,(08):95-97.

[3] 张梦洁 . 小学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浅探——谈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3,(0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