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常秀英
山东省商河县新航实验学校
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特别强调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依托,积极探索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将游戏巧妙地转化为教学的纽带, 实现课程与活动的天衣无缝之融合,这绝非易事。 游戏自带的娱乐性,与教学所需的严谨性,二者如何和谐共存,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与创意。据此,本文从游戏类型及实施步骤几个方面系统讨论小学英语三年级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英语课堂常见游戏类型
(一)词汇游戏
词汇游戏的核心逻辑是建立词汇与具象事物的关联,通过多样化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抽象符号记忆的难点,常见设计思路是通过配对、分类、寻找等活动强化词汇与形象的对应,通过接龙、竞赛等活动提升词汇认读速度与记忆牢固度,通过情境关联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实际运用场景,为后续句型和口语学习奠定基础。
(二)听力游戏
听力游戏设计需注重输入难度适配、反馈及时,输入内容需以学生已学词汇、句型为主,避免超出认知范围,形式上可通过听指令做动作、听描述找物品及听内容判断等活动将听力输入与直观动作或实物关联,帮助学生理解听力内容。
(三)口语游戏
口语游戏设计需注重降低表达压力、提供交流场景,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交流场景,让学生在扮演角色中自然开口,同时,游戏规则需简化表达要求,允许学生使用基础句型与简单词汇,避免因表达难度过高导致畏难情绪,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自信与流畅度。
二、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游戏导入(3-5 分钟)
导入环节的核心是激发兴趣、引出游戏主题,教师通过简短有趣的引导让学生快速明确游戏方向,产生参与期待。导入方式需贴合游戏主题与学生兴趣,可采用道具展示、问题引导、情境描述等形式。例如,在《Let'seat》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食物猜猜乐作为导入游戏,教师手持一个密封的盒子,内装面包、鸡蛋、牛奶等食物模型,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装着好吃的食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玩猜食物的游戏。通过神秘盒子与食物猜测的引导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自然引出“食物”主题,为后续游戏开展铺垫。
(二)游戏讲解
讲解环节需清晰简洁,避免因规则复杂导致学生困惑,教师需结 164
合语言描述 + 动作示范讲解游戏规则,使学生明确如何参与、如何判断胜负以及游戏注意事项。例如在《Look at me》教师时,可以引入“听指令做动作”游戏讲解,教师先示范“当老师说摸头时,大家要像老师这样做,同时用手触摸头部”,再依次讲解规则:第一,同学们要认真听老师说的指令,第二,听到指令后快速做出动作,第三,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继续参与就好。讲解后提问如果老师说挥胳膊,谁能示范一下该怎么做呢?”,并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检验理解程度,确保规则清晰传递。
(三)游戏开展
开展环节是游戏化教学的核心,教师需扮演引导者与管控者双重角色,既要保障游戏顺利推进,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参与状态。例如,在《My family》教学时,可以开展“家庭角色对话”游戏,将学生分为 4 人小组,每组扮演一个家庭,角色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弟弟,需用简单句子进行对话。教师巡回指导,对卡顿的小组提示:可以试着说“这是我的爸爸,他很高”,对表达流畅的小组给予肯定[1]。
(四)游戏评价
评价环节需及时全面,避免仅关注输赢,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努力程度与进步情况。评价需兼顾个体与小组,采用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参与行为与合作表现,结果性评价可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小奖励,但对未获胜的学生需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游戏总结
总结环节需回归知识、梳理要点,帮助学生将游戏中的体验转化为明确的知识收获。教师需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的核心知识,通过提问和板书等形式强化记忆。在学校《We love animals》时,可以通过“动物模仿秀”游戏总结,教师提问:刚才的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动物呀?引导学生说出“猴子、熊猫、鸭子”等词汇,确保学生明确通过游戏掌握的知识,实现游戏体验与知识学习的闭环[2]。
结束语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是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互动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践中需要持续优化游戏设计,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游戏难度与形式,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游戏主题,平衡趣味性与知识性,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取得成就感与进步,为学生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宗欣怡 . 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J]. 全国优秀作文选( 教师教育 ),2025,(01):106-107.
[2] 徐敏. 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校园英语 ,2025,(05):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