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在科学的预设中生成精彩的体育课堂

作者

陆小冬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226400

随着新课程标准落地,近年来体育教学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体育教学被家长等社会群体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面对如今快节奏的时代环境,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摒弃传统观念下低效的教育理念,转而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互动,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做出贡献。

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学情

预设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一环,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体育课程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还要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差异。对此,教师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全面了解学情,以此为基础设计多元化教学,为后续教学活动进行打好基础。

以教学三年级学生为例,教师在分析学生学情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① 通过问卷星等方式设计简单的线上调查问卷并将其发送到班级群当中,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认真填写。问卷的内容可以从学生的体重、身高比例以及他们平时的运动频率等方面适当考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关注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比如学生在走、跑等体育项目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在课上互动中的表现等,以此为基础充分了解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课堂活动参与度。 ② 教师要结合学校规划以及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比如第一周和第二周以引导教学为主,确保学生学会基本的队形和体操动作并充分了解做早操、课间操的好处。而在第三周到第十周则以游戏互动为主,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设计迎面接力、找自己的家等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游戏的魅力,在游戏中感受运动的价值。 ③ 教师要做好学生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重视学生资料的保管和分析,并定期对教学计划作出针对性调整,比如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项目难度等。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以及学生进行高效运动训练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运动器材等资源营造活跃的教学环境。

以教学“前滚翻”运动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主题游戏

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我国最近举办的“抗日战

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大会活动”开展“我是

小战士”的游戏活动。首先,在第一课时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解

放军战士训练“前滚翻”和阅兵等视频,通过标准的动作帮助学生掌150

握动作要领并培养学生向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学习、热爱祖国的品质;然后,在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参加比赛前进行训练的情境,在讲解完基本动作要领后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游戏活动,掌握“前滚翻”的正确训练方法;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指出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并引导学生改正,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同时激发学生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关心学生,艺术生成温馨课堂

小学阶段的体育知识相对简单,运动量和运动难度也比较少,但相较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体育训练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学生可能在跑步、跳远等运动项目中受伤或者出现低血糖等情况。对此,教师要做好安全教育并多关心学生,营造温馨、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完成体育学习和训练。

首先,教师要强调基本的纪律和规则问题,比如和学生一起做到穿轻便运动鞋和宽松的服装上课,并且做到不带钢笔、尺子等物品,避免学生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此外,教师还要强调服从性问题,组织好语言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各项要求,比如不得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随意移动体育器材等;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热身、拉伸活动,比如通过“谁是模仿大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模仿视频中人物的热身动作,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身体适应各项运动状态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一旦发生意外受伤情况要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并带领学生到医务室进行及时的治疗,以此拉近师生距离、赢得学生信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这门课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教师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解读“科学的预设和艺术的生成”,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使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进而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宁琳 . 科学的预设 , 艺术的生成——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 [J]. 体育画报 ,2022(20):21-22.

[2] 蒋瀚 . 科学的预设 , 艺术的生成——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打造策略 [J]. 体育画报 ,2022(20):194-195.

[3] 魏贝贝 . 小学体育科学的预设与艺术的生成 [J]. 新课程 ,2021(4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