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作者

蔡亚东

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

综合性学习强调改变传统知识本位的教学策略,转向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语文教材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打造开放性的语言教学环境,有效渗透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要素。同时教师还应当设计多样化的语言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探索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学习方式。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想象能力。

一、分析单元教学主题,制定综合学习任务

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核心教学主旨。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积极开发与主题相关的综合学习任务,创设适宜的探究学习问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分析本单元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以及学习能力,积极制定与主题相关的综合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深度探索学习活动,例如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植物、调查社会现象、描写旅游经历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单元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教学时,应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演变,能够准确把握汉字的构型特点,体会不同汉字在音形上所具有的独特美感。然后教师应当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汉字相关的资料,与家长进行访谈交流,了解汉字的创造者,以及汉字演变过程中的趣味历史故事。然后教师组织班级汉字交流会,引导学生参与猜谜语活动,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汉字趣味资料,不仅让学生准确把握本次课程学习的重点,还让学生掌握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二、创设多彩教学情境,提高综合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紧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教育元素,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意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构建生动直观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把握抽象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将目光与触角投入生活各个领域,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不仅可以有效启迪学生的心智,还能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教师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开展教学时,需要综合分析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情感需求,尝试带领学生回顾多年时间里的美好回忆。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份成长纪念手册,并在其中融入多年的美好回忆故事,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同学、老师以及学校的真挚感情。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一份毕业联欢活动策划书,积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计多彩语文情境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水平,还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

三、采用分层教学评价,给予综合学习指导

教师应当明确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打造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语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因此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关注不同学生展现出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教学肯定,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考察学生的综合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了解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成长动态。教师利用及时的教学评价反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学习任务,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例如,教师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教学时,应巧妙借助生活纽带,引入本次学习活动,创设贴近生活气息的语言学习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生活中度过的传统节日,尝试自主讲述不同节日的特点、历史等,以及自己在节日时做了哪些准备。教师应当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动态,如语言应用、思维发展、文化审美等,全面了解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然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教学评语,在肯定学习成长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改进的方向,从而持续提高学生的自主成长意识。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视域下,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单元的核心教学要点,开展综合性的语言教学学习活动,设计真实语言应用情境,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实施分层化的教学评价策略,持续激励不同基础学生的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静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探究 [J]. 新智慧 ,2023(32):88-90.

[2] 潘玮玲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J]. 福建教育研究 ,2024(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