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钟琳琅

张家界市烟草公司桑植县分公司 湖南省张家界市 427000

前言: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开始注重绿色发展理念,许多企业也逐步实行绿色采购模式,通过绿色采购实践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但从当前企业绿色采购实践来看,仍然有许多企业面临着采购成本高,供应商绿色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企业绿色采购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积极探讨企业绿色采购实践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实现绿色采购优化的有效策略,对实现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1.1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的内涵与核心要素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通常指的是企业在采购环节不但要注重采购价格与质量等传统因素,同时还要考虑采购产品的环境因素,通过选取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原材料及供应商,减少采购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在绿色采购实践中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绿色供应商评价体系,通过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环境管理认证、绿色研发能力等层面进行评价,选择环境绩效优越的供应商合作。例如,部分制造类企业选择供应商时要确保其具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原材料采购时也要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可回收的产品。

1.2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核心要素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作为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确保供应链可以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需要供应链中的各企业能够优化自身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来实现供应链体系的整体经济效益。环境长期稳定发展注重供应链在运营环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2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路径

2.1 提升供应链环境绩效

企业绿色采购能够在积极的意义上规范和引导供应商绿色行为,从而大大减少整个供应链条上各环节的环境负面效应,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环境绩效。企业在采购决策过程中将环境目标作为其判断接收供应商的刚性要素,让其在采购行为中积极引导自身以增强环保理念,在制造过程中开展自我调整与整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选购上,企业采取绿色采购行为,即选择绿色原材料和绿色产品,从根本上降低和减少供应链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如食品企业选用绿色食品作为主要原材料,避免了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并降低了因清理残留化学废料而导致的环境成本。而且,在绿色采购活动过程中,绿色运输等一系列举措也能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环境绩效,企业绿色物流采用清洁能源车和进行最短化线路规划等能够减少物流过程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2.2 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

企业的绿色采购能够促使企业能够对供应链的资产进行有效应用和使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在进行绿色采购过程中,按照供应商的绩效选择和评估供应商,选择有效利用资源并运用技术领先的供应商,而不能有效利用资源,生产的物质和服务数量少而浪费资源的企业会被剔除出去,可以让供应链中的资产引导到最好的企业中去,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资产利用率。例如,在电子产业中企业通过绿色采购方式选择能够有效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处理并与之交换再次使用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运用高效的收集处理方式,从废弃的电子产品中获取例如金属、塑料等再生可利用的东西,降低企业对于原材料的使用率,进一步提升物质再生再利用率,进而促进供应链中资产的最优分配[1]。

2.3 增强供应链协同竞争力

企业绿色采购行为可以促进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协同合作,增强企业的综合能力。绿色采购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期间双方共享相关环境信息,共同研发绿色技术,形成紧密的合作体系。例如,企业与供应商共同开发绿色产品,期间企业与供应商相互传达企业的市场需求、绿色标准等信息,同时供应商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进行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或者对现有产品进行改善,双方的结合使得这些绿色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的绿色采购进程中构建了信息沟通平台,可以使相关采购需求、供给能力、环保性能等信息快速传达给企业与供应商双方,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时间与协同效率。

3 企业绿色采购实践的优化路径

3.1 完善绿色采购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完整规范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以保障企业绿色采购行为依法合规进行。首先,制定明晰的绿色采购策略目标,将绿色采购融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中,并明确其对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力。然后,构建有效的绿色采购决策机制,在进行采购决策时需综合环境因素、财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进行决策,使用定量法与定性法开展采购决策分析,以便合理完成绿色采购。同时,企业要注重加强对绿色采购流程管理规范化,制定严密的绿色采购执行手册,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在绿色采购流程中的职责与权限,以便于确保采购流程规范有效运转。例如,在制定采购计划阶段,明确绿色环保目标的指标;在选择供应商阶段,详细制定选择标准与选择流程;在签订采购合同阶段,详细明确双方的环境保护义务与权利。

3.2 加强供应商绿色协同管理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基本构成,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绿色协同治理是提升企业绿色采购行为的最优手段。企业要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帮扶等形式协助供应商提升绿色管理能力。如企业为供应商提供绿色技术建议与培训,帮助其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绿色管理能力;企业还应将市场需求与绿色规制信息等提供给供应商,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从而生产出符合绿色需求的产品 [2]。建立供应商绿色绩效评价与激励制度也是深化供应商绿色协同治理的重要策略,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的绿色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筛选和合约期限的重要评价标准,给予供应商更高的采购比例和更低的价格。

3.3 构建绿色采购信息共享平台

供应链上各个阶段企业建立共享采购绿色信息有利于减轻信息“孤岛”现象,促进绿色采购的效果及提升合作质量。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应当统一和整理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信息,包括供应商的环境表现、绿色原料供应状况、产品的绿色属性、运送中碳排放量等,以便于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通过共享信息平台,企业可实时了解供应商绿色制造能力及其产品的品质状况,以便于选择及评估供应商;供应商实时了解企业购买需求及其环保要求,能够及时调整生产模式以及产品的设计;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企业可以共同监控供应链环境绩效,以便及时识别与处理环境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绿色采购实践能够有效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为此,企业应注重绿色采购实践中面临的挑战,积极构建完善的绿色采购管理体系,加强供应商绿色协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绿色采购水平,为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燕 , 李斌 . 基于绿色采购的钢铁企业低碳供应链创新研究 [J]. 包钢科技 ,2025,51(03):90-94.

[2] 刘希全 , 部峪佼 , 刘娜 . 供应链视角下山东中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 [J]. 中国市场 ,2021,(36):7-9.

作者简介:钟琳琅(1992,4 月),男,汉族,湖南长沙,中级经济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企业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