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作者

赵辉年

新疆西域公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22301199807041112

引言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引导下,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公路工程作为重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资源投入与环境扰动,若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极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全过程,不仅是工程质量与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随着绿色施工技术与环保材料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绿色化建设具备了良好基础,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整合理念、路径与技术,实现落地转化。本文将从理念内涵、问题现状、实践路径与保障机制等角度,系统探讨绿色环保理念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思路。

一、公路施工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

在传统公路施工模式中,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排放严重等问题。从原材料获取到运输使用,再到现场作业管理,诸多环节缺乏系统性的绿色考量,导致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并存。在以往的公路工程道路桥梁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不利于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山区、河谷等生态敏感区作业时,未采取生态保护或恢复措施的工程常引发水土流失、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等生态问题,影响深远。

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噪声及废水等污染问题较为普遍,既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又对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施工设备的高油耗、高排放也加剧了碳足迹的增长,制约了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此外,施工组织缺乏精细化管理,重复作业、材料浪费、能耗失控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资源消耗。因此,亟需通过理念更新与制度优化,推动施工环节绿色化管理的系统构建与规范运行,最大程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二、绿色环保理念对公路施工的引领价值

绿色环保理念是一种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修复为核心目标的系统化工程理念,其本质是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减少施工活动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公路工程中落实该理念,体现为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交通效益,在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生态价值与工程效益的协同统一,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首先,绿色理念引导施工各方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融入环保因素,推动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绿色化转变,不再将环保视作施工附属,而是作为核心指标参与管理评估与质量考核。通过预设绿色目标值与监测机制,使环保贯穿于每一决策与操作环节之中。其次,该理念强调全过程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在材料选用、设备运作、人员组织、运输调度等环节建立绿色优先机制,实现能耗最优与污染最小化,推动建设行为向低碳高效转型。此外,绿色理念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能够提升工程公信力,增强公众对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认可度,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也有助于形成企业绿色品牌,提升行业竞争力。因此,绿色环保理念不仅是响应政策的必要举措,更是引领公路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战略路径。

三、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的关键实施路径

在具体实施中,应从规划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与现场管理等多个维度入手,系统推进绿色施工实践。设计阶段是实现绿色目标的起点,应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进行选线避让与优化,减少对原始生态的干扰;在结构布设中应用节材、节能设计理念,通过缩短路线、优化坡度、合理布局中间结构等方式,减少施工用地与原材料投入,提升设计的绿色适配能力。材料方面,应优先选用绿色建材与可再生资源,推广应用低碳水泥、再生骨料、环保沥青等新型材料,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供应链建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工艺的环保性与资源效率。通过施工工艺改进,如冷再生、就地拌合、预制装配等方法,减少现场扰动、节约资源、缩短工期,推动技术节能与环保效益的协同提升。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粉尘、废水、噪声的综合治理,设置集中清洗平台、沉淀池、隔音屏障等设施,减轻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影响,保障施工期间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施工组织方面,应引入 BIM、智能调度等数字化技术,实现物资精细化管理与能源精准投放,避免重复施工与资源冗余,提高管理效能。在工地管理上,还应建立绿色工地标准体系,推动施工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发展,提升整体绿色建设水平和管理透明度。

四、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的协同推进策略

绿色施工的推广需要制度体系与技术手段的双轮驱动。一方面,应从政策层面强化引导,建立以绿色绩效为导向的评估考核机制,将环保指标纳入项目验收与奖惩体系,增强企业绿色施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同时,应加快绿色施工标准规范的制定与推广,细化指标体系,明确操作要求,为施工单位提供系统化、规范化、可执行的行为准则。政府部门也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手段激励绿色技术应用与设备更新,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绿色发展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绿色施工的核心动力。应鼓励科研机构与施工企业联合攻关,推进绿色建材研发、节能机械推广与施工工艺优化。建立绿色施工技术库与知识共享平台,推动行业技术成果转化与跨项目应用,降低企业绿色施工成本,提升行业整体绿色技术水平。同时,应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通过绿色施工专项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提升一线人员环保意识与操作能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保障和技术力量。各方协同合作、共建共享,是绿色理念在工程中深入实施、动态调整、持续改进的必要前提,也是在更高水平上推动绿色施工制度化的关键路径。

五、结论

绿色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深入应用,是推动工程建设向可持续方向转型的必然选择。通过更新观念、规范制度、创新技术与强化管理,可有效解决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等问题,提升工程建设的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当前,绿色施工已具备良好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将标准转化为实践。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技术能力、强化协同机制,推动绿色施工成为公路工程行业的主流模式,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双赢发展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华 . 绿色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运用分析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05):131-133.DOI:10.13655/j.cnki.ibci.2024.05.040.

[2] 张红松 . 绿色环保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5(14):164-166.

[3] 周家映 , 李唐勇 , 赵艺伟 . 公路品质工程绿色环保施工体系化实践 [J]. 交通世界 ,2022,(Z1):14-16.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2.z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