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油田: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的融合应用实践
许业珮 徐赛 陈镇
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胜科采油管理区 山东省东营市 257000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作为重要的能源供给源,面临着生产效率与安全性的双重挑战。近年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油田管理中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尤其是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系统的结合,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生产监控与安全管理。联锁逻辑通过设定多个设备和流程的相互依赖关系,确保在某一设备或参数异常时,能够自动进行联动控制,防止系统出现大规模故障。与此同时,多参数预警系统通过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实现预警与自动响应。本文旨在探讨该技术的融合应用,分析其对油田智能化生产的推动作用。
一、智能化油田的关键技术背景
(一)智能化油田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智能化油田是指依托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实现油田生产过程的实时感知、动态优化和自主决策的现代化油田管理体系。其核心在于利用传感器网络、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数据的全流程采集、处理与反馈。随着“数字孪生”、“ ⋅5G+ 工业控制”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油田正逐步从“自动化作业”向“智能化决策”转型。发展趋势表现为高集成、高感知与高自主水平,未来将在降本增效、安全管理和绿色开发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二)联锁逻辑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
联锁逻辑是一种基于条件控制的自动化安全控制技术,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于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预防事故发生。其原理是在多个设备或工艺流程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当某一关键参数或设备状态异常时,系统能自动联动执行启停、报警或切断操作。当前油田普遍应用的 DCS、PLC 等控制系统已具备联锁逻辑功能,可在井口集输、注水加药、天然气处理等环节实现设备间的智能联动控制。通过合理配置联锁逻辑,可有效减少操作失误和安全隐患,提升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三)多参数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
多参数预警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采集、数据融合、动态建模与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对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多个变量进行实时监测与风险识别。核心技术包括边缘计算处理、AI 建模预测、专家规则库与异常检测算法,能够识别压力、温度、流量、振动等多个关键参数的异常变化趋势。与传统单一参数报警相比,多参数预警系统更具前瞻性和智能性,能实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干预”的目标。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油井运行状态诊断、设备健康管理和环境安全监管,是智能化油田实现安全预防性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的融合应用
(一)技术融合的基本框架
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的融合是构建智能化油田安全控制系统的重要手段,其基本框架包括数据采集层、控制执行层、分析决策层与反馈优化层。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取压力、温度、振动等多维数据,预警系统基于规则库与 AI模型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异常趋势,即触发联锁逻辑启动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设备停机、阀门关闭或报警推送。融合系统可实现“监测—分析—控制—优化”的闭环管理,使预警机制更具执行力,联锁控制更具智能性,大幅提升油田应对复杂工况的自动反应能力与安全保障水平。
(二)融合应用的实际案例
在某大型油田注水站项目中,融合应用系统成功实现了对高压注水泵的全流程监测与联动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电机电流、泵出口压力和管道振动等多参数数据,识别设备运行异常趋势。2023 年运行中,一次因轴承温度异常上升而被提前预警,并自动执行联锁停泵,避免了设备严重损坏和停产事故。此外,在原油集输系统中,该融合系统实现了漏油风险预警与紧急切断联动,保障了环保和人员安全。这些案例表明,技术融合不仅提升了油田的本质安全水平,也提高了运维效率和响应速度。
(三)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融合应用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数据集成困难、模型适应性不足、系统兼容性差等挑战。一方面,不同设备与系统间数据格式不统一、通信协议不兼容,影响数据的高效整合;另一方面,预警模型对新工况或非常规工艺的适应能力有限,可能导致误报或漏报。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设备进行数据预处理、引入统一数据标准接口以及采用自适应算法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此外,加强软硬件协同优化设计与运维一体化建设,也有助于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与应用效果。
三、技术融合对油田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油田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的融合显著提升了油田的生产效率与本质安全水平。一方面,实时预警系统能够精准识别潜在风险,提前干预,降低设备故障率和非计划停产时间;另一方面,联锁逻辑实现了关键工艺的快速响应与自动联控,有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在复杂环境下,系统可自动适配工况变化,保障作业连续性与人员安全。同时,减少了现场巡检与干预频率,提高了作业效率。整体来看,融合技术在提升系统敏捷性与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从“被动响应”
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二)智能化油田的运营成本与效益分析
技术融合不仅改善了生产效率,也在油田运营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预警系统减少设备损坏与维修成本,同时联锁控制系统有效控制能源消耗与物料浪费,降低了运行成本。自动化程度提升使人工需求减少,进一步节约人力开支。此外,生产事故减少带来环境与安全风险的降低,从而间接降低了合规支出和潜在损失。在效益方面,生产稳定性提升使原油日产量更加可控,经济回报更具保障。因此,融合系统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ROI),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经济动力。
结论
联锁逻辑与多参数预警技术的融合应用为智能化油田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实现自动化联锁控制和精准的风险预警,能够有效提升油田的生产安全性与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风险。同时,技术融合为油田运营成本控制提供了可能,提升了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尽管当前技术融合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系统兼容性和数据整合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这些问题将在未来得到有效解决。展望未来,智能化油田将更加依赖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油田管理带来更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徐瑞萍 . 一种多参数组合预警系统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21 (06): 16-18+23.
[2] 杨红满, 卢世浩, 徐高军, 等. 西北油田智能监测溢流预警系统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价 [J]. 化工设计通讯 , 2023, 43 (07): 90-92.
[3] 栗军锋 . 安塞油田山地输油管线泄漏预警及防控 [J]. 安全 , 2023, 35 (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