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现代主义美术中原始美术的再现
王畅
北京印刷学院 102600
一、现代主义美术与原始美术的概念特点
现代主义美术是指 20 世纪初期兴起的具有先锋性特征、与古典艺术传统决裂的多元化艺术流派与思想潮流,亦称现代派艺术。这一艺术运动涵盖了多种风格迥异的创作流派,包括野兽主义、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派等。其核心特质表现为对传统艺术规范的颠覆、对理性主义的否定,同时崇尚艺术家的个性表达、形式创新和创作自由,着重突出艺术创作中的主观体验和形式语言的探索。美术作品在形式上具有抽象性强、简洁明了、非传统材料、装饰性强的特点。
原始美术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的最新篇章,又称史前美术,主要包括洞窟壁画、雕塑、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以石头、泥土、木材等天然材料为载体,使用简单的工具和颜料,依靠观察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旨在表达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以及对自己身份和文化认同的追求。其主要特征有写实性、叙事性、审美性、象征性、抽象性、娱乐性、实用性。从概念上来看,原始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艺术世界,但通过对两者艺术风格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原始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有着类似之处。
二、现代主义美术中原始画风的再现
文艺复兴开始以来,美术形态在整体上是围绕着如何在平面上描绘出视觉感官的真实形象这一主旨展开的。到印象派时 , 艺术家们在空间、透视、色彩、造型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写实水平 , 并形成了一个深厚博大的写实传统,直到 19 世纪后半叶,西方美术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现代主义的兴起,部分艺术家纷纷想要摆脱现代文明的熏染,返璞归真,现代主义美术出现了一种“回归”的热潮,呈现一个及其重要的现象——原始画风。
从高更开始,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美术家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原始美术的影响。高更一直在追寻一种理想化的“野蛮”“原始”“纯粹”与“自足”的乌托邦式生存状态。他在游历中美洲期间,深入近乎原始的土著部落,执着探寻远古的野性艺术风格,以极大的热忱描绘了他所向往的原始之美——未经开垦的天然世界,以及远离都市喧嚣、质朴单纯的土著生活图景。彼时他的画面情趣完全是浓烈的土著人的气息,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渐行渐远,作品更加个人化、象征化,用色越发大胆,不再执着于捕捉视觉感受,转而注重记录精神体验。
在他此后的创作中吸收了不少塔西提文化及神话故事,完成了创作风格的重要转变,还对年轻的巴勃罗·毕加索产生深刻影响。毕加索当时正在创作其早期名作《亚威农少女》,他画面中变形的人形和神秘诡异的雕塑使我们联想到他在人类学博物馆中的非洲雕刻面前流连忘返。黑人雕刻的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深深吸引着毕加索,他的创作不再考虑明暗光影的体积感,而是巧妙运用透露着朴质、稚拙、粗犷、诡趣的几何变形的绘画形式这一原始艺术技巧,使画面产生形式上的抽象美感。
野兽派代表艺术家马蒂斯将原始艺术的稚拙、质朴、豪放演绎得淋漓尽致,从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的原始洞穴壁画中可以看到原始美术的抽象性。马蒂斯毕生致力于探索色彩的纯粹性与原始稚拙感,追求物象的简化处理与强烈对比关系,广泛借鉴东方艺术的平面化表现手法,其画面造型趋于夸张,常以粗犷的轮廓线与大面积的色块构成,呈现出鲜明的装饰性特征。创作于艺术成熟期的《舞蹈》将观者引向远古的仪式场景:在庆典或祭祀活动中,人们环绕篝火携手踏歌,以原始而质朴的方式释放生命的激情。这种去中心化的构图方式突破了传统绘画的主体限制,在视觉张力中实现了丰富的装饰性表达。以上是现代主义美术中原始美术表现较为明显的例子,可以见得,原始美术在非常成熟的写实艺术衬托下, 重新展现出了它被掩盖的价值, 如拙稚、天真、简洁、装饰性、平面性、以及野性的力量、神秘的内涵、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三、现代主义美术中原始观念的再现
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哲学基础植根于非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它们普遍强调世界本质的非理性特征;在认识论层面,则否定理性思维把握世界本质的可能性,主张通过意志、本能和直觉等非理性方式认知世界。这一思想谱系包括叔本华与尼采的意志哲学、克罗齐的直觉主义、柏格森的创化论以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原始艺术中呈现的主体与客体的混同、人与自然界限的消解、幻觉的真实化呈现,以及逻辑规约的彻底摒弃等特征,都深刻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现代主义对原始艺术的借鉴不仅是对其形式语言的承袭,更是对其非理性认知方式的哲学认同。
有些艺术家侧重于借原始的艺术形式来冲击“传统”,更多的现代派艺术家则是同化了原始美术的观念。毕加索借鉴汲取了原始美术的精华,也展现出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神之间的意境的追求,夸张的手法背后是一种活泼鲜跳的内在生命,在无数人心中激荡并引起美的思索。马蒂斯对东方艺术的研习经历了一个重要的美学转向 , 从最初追求动态表现与无拘无束的激情,逐渐转向对平衡、纯粹与宁静的审美追求。米罗的艺术实践将儿童绘画、原始艺术与民间艺术元素有机融合,构建出一个充满幻象的艺术空间。克利的超现实主义创作则将幻觉、错觉与潜意识具象化,其构思方式与原始艺术存在深刻共鸣。恩斯特的《街上的神秘和忧郁》运用记忆重组的手法,完美体现了原始艺术的创作智慧。此外,布朗库西从秘鲁石刻中汲取灵感,莫迪里阿尼受巴布亚木雕启发," 大地艺术 " 借鉴印第安土方艺术等案例都表明,原始艺术对现代艺术家而言已完全摆脱了 " 野蛮 " 的负面标签,转而成为通向人性本真与生命本质的重要
艺术源泉。
黑格尔说 :“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原始美术之所以能在人类历史中转换为真正的审美的美术,既是人类历史 , 美术史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 也体现了原始美术自身的生命力。现代主义美术对理性的反叛及其对主观精神表现的推崇,促使其艺术观念向原始美术回归,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源于美术史发展过程中对原始艺术稚拙风格的长期否定。从艺术演进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原始美术确实呈现出未成熟的质朴特质,然而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却从中获得了重要的创作启示。
四、结语
史前艺术、非洲艺术、儿童美术等原始美术作为写实艺术的否定面 , 为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提供了新思路,甚至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原始”风潮。
我们可以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找到与原始美术的某种关系。这种美术史上的跨越 , 实则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在历史上进步和倒退其实是一样重要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前进需要一个助跑的原动力。史前时代的劳动工具等 , 就其已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而言,毫无“新”可言,但人们却可能对他产生“新感受”。现代主义中的再现不但是艺术现象 , 更是一种社会理想的表征。
参考文献:
[1]武丽敏.谈原始美术形式形态的审美发生[J].晋中师专学报,1998 年02期.
[2] 郑康乐 . 浅谈原始美术中的几何图案 [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3] 金永日. 原始美术对现代美术的影响[D]. 延吉: 延边大学 ,2005.
[4] 汪洋 . 西方现代派美术对原始美术的回复与超越 [J]. 台州师专学报,1996.
作者简介:姓名:王畅 出生年月日:1998.10.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职称:学生研究方向:中西绘画比较研究 工作单位:全日制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