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耐久性提升的施工技术探索
郑晶晶
辽宁乾旭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引言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顺畅与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桥梁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使用环境和更高的性能要求。然而,许多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耐久性不足的问题,如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结构裂缝等,导致桥梁提前损坏,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安全隐患。因此,探索提升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工艺优化和防护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桥梁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参考,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把控
混凝土作为桥梁结构的核心材料,其质量直接关联桥梁的耐久性表现。原材料质量是混凝土品质的基础保障,必须进行严格管控。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适配的类型,如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骨料需具备良好级配,细骨料优先采用中砂,粗骨料应拥有足够强度和规整形状,以此降低空隙率并提升混凝土密实度。
(二)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保障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要素。配合比设计需综合考量桥梁使用环境、结构需求和耐久性指标。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原材料性能和试验数据,确定水泥、骨料、水及外加剂的最佳用量比例。通过调节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较低的水灰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渗性,进而增强其耐久性。同时,应适当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用量,这些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微观结构,提升其抗碳化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配合比优化阶段需开展大量试验验证,确保设计配合比满足实际工程的耐久性要求。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可为桥梁结构提供坚实的耐久性基础。
(三)混凝土质量检测与控制
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是确保耐久性的关键环节。施工前需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设计标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检测,如坍落度、扩展度等指标,保障混凝土施工性能。同时,需定期检测混凝土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强度与耐久性指标,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试验及时掌握质量状况。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调整配合比、强化振捣等措施处理。
二、施工工艺优化
(一)模板工程优化
模板工程是桥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与结构耐久性。模板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及施工荷载。模板设计时应依据桥梁结构的形态与尺寸,选用适配的模板类型及支撑体系。针对异形桥墩、大跨度箱梁等复杂结构,可采用定制化模板确保与结构的贴合精度。模板安装需严格遵循设计标准,保证平整度与垂直度达标,避免出现漏浆、涨模等问题。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强化模板监测,及时处理变形问题;拆除时需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状况合理确定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造成表面损伤。
(二)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是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混凝土浇筑应分层实施,每层厚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以保障振捣效果。浇筑过程中需避免混凝土离析,确保其均匀性。振捣作为核心环节,合理操作可排出气泡与水分,提高密实度。应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及结构部位,选用合适的振捣设备与方式,遵循 “快插慢拔” 原则,保证振捣棒插入下一层一定深度以实现上下层良好结合。
(三)预应力施工技术优化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中应用广泛,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承载能力与耐久性。预应力筋张拉是关键工序,张拉力大小及张拉顺序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张拉时需使用经校准的设备确保拉力准确,同时加强预应力筋保护,避免施工损伤。预应力筋锚固同样重要,锚具质量与安装工艺直接影响预应力传递效果,应选用可靠锚具并按规范操作确保锚固牢固。此外,预应力孔道压浆需保证饱满密实,防止预应力筋锈蚀。
三、防护技术应用
(一)混凝土表面防护技术
混凝土表面是桥梁结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容易受到侵蚀和损坏。因此,应用混凝土表面防护技术是提升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常见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技术包括涂装防护、喷涂防护和贴面防护等。涂装防护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涂覆一层防护涂料,形成保护膜,阻止水分、氯离子等有害物质的侵入。防护涂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久性和防水性,如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等。
(二)钢筋防锈技术
钢筋锈蚀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用钢筋防锈技术是提升桥梁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钢筋防锈技术包括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和阴极保护等。环氧涂层钢筋是在钢筋表面涂覆一层环氧树脂涂层,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水分和氧气与钢筋接触,从而防止钢筋锈蚀。环氧涂层钢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高腐蚀环境的桥梁工程。钢筋阻锈剂是一种能够抑制钢筋锈蚀的化学添加剂,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阻锈剂,可以有效延缓钢筋锈蚀的速度。阻锈剂的种类较多,如亚硝酸盐类、磷酸盐类等,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阻锈剂。
(三)环境适应性防护技术
桥梁结构所处的环境对其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用环境适应性防护技术是提升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在海洋环境中,桥梁结构容易受到海水侵蚀和海洋生物附着的影响。因此,应采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和防护技术,如高性能混凝土、海工涂料等。海工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和抗海洋生物附着性,能够有效保护桥梁结构免受海水侵蚀。在寒冷地区,桥梁结构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因此,应采用抗冻混凝土和保温防护技术。抗冻混凝土通过添加引气剂等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保温防护技术可以通过在桥梁结构表面设置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防止混凝土内部产生冻融破坏。
四、总结
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是保障其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工艺优化和防护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对提升桥梁耐久性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和加强质量检测,可以为桥梁结构提供坚实的耐久性基础;通过优化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和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缺陷,提高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通过应用混凝土表面防护技术、钢筋防锈技术和环境适应性防护技术,可以有效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延长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胡照星 . 道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服役期性能监测技术 [J]. 山西建筑 ,2025,51(17):140-143.
[2] 白生天 . 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与改进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5,(17):73-75.
[3] 周欣怡 . 高耐久性轻骨料混凝土大跨径桥梁结构设计研究 [J]. 混凝土世界 ,2025,(0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