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李伟
河套学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015000
摘要: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成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对促进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主要探讨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块链;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应用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高校的电子文档越来越多,同时,电子文档也成为了高校管理的重点。在电子文件系统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高校中运用它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的保证[1]。
一、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一)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由于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相关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十分注重其保存的安全性。本文拟采用区块链技术对文档信息进行合理存储,并对其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的传输与存取。另外,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档案数据的可修复性、可恢复性;就算链上的数据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破坏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来进行有效修复,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文件的安全性。
(二)促进档案信息共享
目前,档案信息的发展趋势不仅重视其保存价值,更加注重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来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众多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作,为促进档案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利用,采用区块链技术成为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合理设置公钥、私钥、用户访问权限及电子签名机制,在确保链上档案信息被合法合规使用的前提下实现档案数据的有序开放。
二、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防篡改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相比,数字化文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极易被篡改。如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数字档案的安全性,保证数据的真实性[2]。其一,利用数位签章来防止作者伪造电子文档。数字签名又叫公开密钥数字签名,其作用类似于传统的实体签名,是一种利用公开密钥加密对数字信息进行认证的手段。数字签名具有信息源可靠、信息完整性等优点,在区块链上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真实性认证。其二,合理运用时间戳能够有效避免电子文件在时间方面出现作假的情况。借助时间戳可将电子文件生成以及签字的具体时间记录下来,如此一来,便能有效规避时间上出现的差错。该方法能精准记录各个节点的数据生成时间,进而有效防止数据遭到篡改,保证数据具备可信性,以此为高校电子档案的信息共享给予可靠保障。其三,运用数字摘要技术来处理电子文件被篡改的问题。管理人员能够凭借观察哈希值的具体变化状况来防止数据内容遭到修改,与此同时,还能够对文件的破坏情形加以检查。把数字摘要技术应用在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当中是可以切实减轻区块链所承担的负担的。高校的电子档案以及与之相关的元数据通常是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强大存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来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并且将其存放到区块链之中,这样便能够有效地舒缓文档存储方面的压力。
(二)去信任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的优点是可以突破传统的网络壁垒,利用区块链进行去信任可以通过不对称的密码和授权机制来打破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壁垒,实现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互相信任。同时,还可以利用分布式记账等制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信息在输入、存储和流通过程中的透明和安全。另外,在智能合同的帮助下,在区块链系统中引入数字技术可以根据合同的条款来规范交易双方的业务过程,使整个过程变得透明、可信、高效。
在对电子文件展开管理以及使用期间,恰当地运用区块链所具备的去信任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子文件的共享效率。要是在区块链当中添加上智能筛选系统的话,学校的电子文件便能够在各个不同的地域以及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如此一来,审批手续得以简化,效率也随之提高。在此情形之下,高校可借助区块链的去信任功能来构建一个面向个人的分布式智慧身份验证方案,让每个人都拥有区块链身份证明,以此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三)分布式存储的应用
分布式存储属于这样一种存储方式,它会把数据分散放置于诸多网络结点之上,各节点间会开展加密通讯活动。在区块链架构体系当中,各个节点遵循着同一个统一的协议,各自留存自身的相关信息,并且它们相互之间维持着极为紧密的关联状态。即便有部分节点出现了故障问题也不会致使信息有所缺失,如此一来,便为档案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很不错的保障作用[3]。
第一,分布式存储能够提升网络抵御侵入的能力。在过去,大学生们的个人资料往往都集中存放在同一个服务器之上,如此一来便极易遭受黑客的攻击,进而致使系统出现崩溃的状况。借助区块链技术来把电子文件分散地放置到各个节点当中,通过多个节点共同展开防御行动,这样既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也不会引发服务中断等问题。第二,分布式存储为电子文件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区块链建立分散的,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储存。在学校档案管理中,借助分布式存储对电子文件进行时间标记,生成区块链数据,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都有同样的权限。当某些结点的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其它结点仍然能够提供完整文档,以保证长时间的安全性。第三,建立基于联盟链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实现分布式存储。联盟链是一种区块链的细分形式,能够满足高校档案管理特性,让多个授权节点一起备份,进而降低单个节点的损失,实现电子文件的交换和共享。
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抗篡改和分布式存储特点,结合不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对电子文件的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这既可以解决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问题,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达到安全、高效的管理目的,又可以提高整个文件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润婷,刘欢,李玥,等.大数据环境下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3,24(8):71-73.
[2]刘利.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信息,2022(7):10-12.
[3]姜晓波. 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创新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22,28(4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