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生活问题解决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作者

吉蕾霖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小学 222300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浪潮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巩固环节,其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作业的困境,设计出既贴合生活实际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指向生活问题解决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性原则强调作业内容应围绕学生日常,从校园、家庭、社会生活取材。如学习描写人物单元时,布置观察家人朋友,用文字描述其性格特点与典型事例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关联,增强学习针对性与实用性,明确语文知识的生活应用价值。

(二)整体性原则

以语文教材单元为单位设计作业,依据单元主题与教学目标,整合生字词、阅读、写作等知识技能,构建逻辑连贯的作业体系。像“传统文化”主题单元,先安排字词积累作业,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再进行阅读拓展,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传统文化文章;最后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写家乡传统文化,实现知识递进运用,助力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层次性原则

鉴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和风格上的差异,作业设计遵循层次性,分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作业在基础上增加难度与综合性,满足中等学生提升需求;拓展作业具高开放性与挑战性,鼓励学有余力者深入探究。如古诗词单元,基础作业是默写、解释字词,提高作业为分析诗词意境情感,拓展作业则是模仿创作新诗,让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在适宜难度中进步。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打破传统作业答案固定、形式单一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多元作业选择与广阔答案空间,如学习童话单元后,布置创编新童话故事或开展童话剧表演作业,学生可自由设定故事主题、角色与情节,或分组改编表演。以此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力。

二、指向生活问题解决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具体实践探索(一)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挖掘生活问题资源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自然之美”单元为例,该单元的课文生动描绘了各种自然景观和现象,为我们挖掘生活问题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作业设计前期,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细致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鼓励学生记录当地四季的变化,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形态特征,留意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等。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黄飘落?”“怎样保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如何利用自然现象预测天气?”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单元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为后续作业设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意识。

(二)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培养综合素养

针对“自然之美”单元,我们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作业,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选择一种自然现象或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过程和感受。在记录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变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长期坚持写观察日记,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

2.手抄报制作。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收集资料。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网络、咨询他人等方式,获取有关自然景观、自然知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纳。然后,运用美术设计知识,将收集到的资料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还锻炼了美术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摄影与配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相机或手机拍摄身边的自然美景照片。拍摄完成后,为每张照片配上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述,文字内容可以是对景色的赞美、对拍摄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是由景色引发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

4.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校园内昆虫种类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分析及节水措施研究”等。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作业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为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作业,促进其发展,我们构建了多维度作业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从多视角进行评估。评价内容不仅关注作业完成质量与答案准确性,还重视学习过程、能力发展及创新思维。如观察日记评价,涵盖内容、表达,还关注观察态度、方法与坚持性;手抄报评价,除内容、设计外,还考量小组合作、资料整理与创新能力。通过及时反馈,助力学生明确优缺、持续提升,也为教师优化教学与作业设计提供参考。

三、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指向生活问题解决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效果。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语文学习真正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和完善这一作业设计模式,不断丰富作业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韩瑜.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段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J]. 试题与研究,2023(26):76 - 78.

[2]陈瑾.“学习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 [J]. 教育艺术,2023 (08):20 -21.

[3]王娟.“双减”下小学高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 [J]. 当代家庭教育,2023(14):198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