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小学学生记忆力与专注力提升的实用策略
高玉旺 蒋超峰 宋俊南 陈娟
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春华学校 464000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记忆力和专注力是其认知吸收新知识、熟悉巩固技能以及进行创新创造的基础。中小学正处于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记忆力与专注力能够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语文课程包含大量的知识内容,比如汉字字形及词义、句法语法、文学文化常识和相关知识背景、阅读分析和写作等,对于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发现,很多学生这两方面能力存在着不足,进而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探索提升学生记忆力与专注力的实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与专注
(一)精心设计教学导入
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关键环节,一个精彩的教学导入会立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欲望,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对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选取,以适应教材内容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时,通过讲述与诗歌有关的内容或作者经历的方式,使得学生从故事中品味诗歌之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歌探究的兴趣和用心程度。此外,如果阅读教学是关于现代阅读材料,可以提出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使得学生对此引起思考并进行探讨,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与有效性。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节奏
教学设计的安排与进程的调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制定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将教学内容合理地划分和组织,使其有适当的难度,但是仍然可以经过努力学习来掌握它。此外,要处理如何适当地控制课堂的进度,不要有过量的教学材料,也不要过少。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思考消化的时间,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授古文的过程中,学生自主预习文章,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划出标记,而后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强调在讲解过程需要注意的古文语法结构和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最后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这样才能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
(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明确的目标与任务要求可以告诉学生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以及要重点关注什么内容,从而提高其专注力。每堂课开始,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他们知道本节课要掌握什么核心概念和知识技能。另外,在讲课的过程中,将目标和任务分解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感受到成长与成功的体验,比如,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规定这节课的目标是掌握一门新写作技巧,比如对细节的描绘。然后,我们可以从范文中举例说明和阐述这门新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运用,之后引导学生去运用这门技巧写作,并评价他们的写作结果,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由此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学习体验与记忆
(一)情境教学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是指营造现实的、具体的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从而强化他们的知识素养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可在其所任教的语文内容中使用情境法。例如,在讲解有关戏剧的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激励学生参与人物扮演,亲身体会剧中人物情感变化和剧情走向,以此强化学生对戏剧艺术的了解以及记忆。又如,在讲解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出生活中一个具体的场景,让我们的学生在具体场景下使用所学的说明方法写一个物品,既可以加深他们的口才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应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协助完成工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其记忆力和专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程度对班级进行合理分组,让其在同一个小组中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讲授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可以引导以小组方式搜集资料、总结分析然后展示,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收集整理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并监督,确保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认真投入其中,避免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是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具(包括图画、声音、影像及动画片)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感性及具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播放诗歌的朗读声或是展示一些诗歌环境的照片,可让同学们更直接地感受诗歌的音律美以及景象美,加深同学们对于古诗的理解以及记忆程度。又如,在教学小说的时候,播放一些相关的电影片段,可辅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情节以及人物性格,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记忆力与专注力。
三、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减少干扰与分心
(一)优化教室物理环境
对于学生而言,听课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也受到课堂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就要维持教室整洁、安静、舒适,做好座位的安排以及教学设施的摆放,营造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例如保证教室有足够的光亮度,不昏暗,也不刺眼;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不过热、不寒冷,避免使学生产生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教室的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名言警句、优秀作文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证学生专注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应规定明确的课堂纪律,如按时上课、认真听教师的讲授、积极发言讨论、不得做任何与本堂课内容不直接相关的事情等,并且严格执行。教师在授课期间,要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违反规定的行为,以免其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跟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营造亲密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以及尊重,进而更加积极地遵守课堂纪律。
(三)减少外界干扰因素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吸引他们的东西,如手机、电脑、平板等,教师应该教导他们正确合理地利用电子产品,杜绝学习期间使用电子产品。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安静舒适不打扰的学习环境。例如学校可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带着手机,家中孩子单独学习也应有学习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总之,良好记忆力与专注力是中小学学生高效学习、稳步成长的重要能力。作为教师,要从小抓起,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加有效、更加实用的策略,使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获得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冼华英.基于阅读的农村小学生记忆力培养策略[J].神州,2019(14):88-88.
[2] 钱美凤. 高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措施[J].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9(8):90-90.
本文系 2025 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教育科研项目《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KGH240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