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凝聚力的实践探索

作者

杜明发

四川会川国有资产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挑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员工凝聚力、强化组织认同和稳定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在实际运行中如何通过机制建设、队伍培养和平台整合等手段,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落地,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员工凝聚力;国有企业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战略定位

(一)政治属性对企业文化方向的引导作用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使命担当”这一核心目标,确保企业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偏离政治方向。企业文化构建必须以内在的政治性为主轴,贯穿于制度建设、组织治理与员工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通过将政治元素融入企业精神、行为准则和激励制度中,进一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政治认同与价值认同,推动企业形成稳固向上的文化氛围与组织凝聚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功能

在日常工作中,员工的价值取向对团队合作、执行力和忠诚度具有深刻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思想统一与信念强固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结合典型事例宣讲先进事迹,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持续化的教育渗透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准则,使员工在面对工作压力、岗位变动、改革挑战等情况时,具备坚强的信仰支撑和理性判断能力,从而稳定思想、提升责任感,增强团队凝聚。

(三)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对企业稳定运行的保障价值

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基础。通过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构建党委、工会、团组织“三位一体”的联动平台,可以形成覆盖全员、全流程、全过程的管理网络。定期开展思想调研、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形式,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预警潜在风险,解决苗头性问题。通过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激励,稳定组织结构,提升员工对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的理解与支持,构建企业内部高度协同的运行生态。

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以增强员工凝聚力的路径设计

(一)构建系统化教育内容体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引导,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分层分类的教育内容体系。在内容设计上应结合企业行业特性、员工岗位属性及当前社会思想舆情背景,设定具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内容,使教育活动紧贴员工实际需求。在一线员工中注重职业操守、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教育,在中高层干部中强化理想信念、廉洁自律与战略眼光的培养,针对青年员工则注重理想信念与职业发展导向的整合,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与影响力。通过知识型、故事型、体验型等多样化呈现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宣教式”走向“共鸣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同构建与凝聚力培育。同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结合时事热点与企业发展阶段调整教育内容,通过调研员工思想动态确保教育内容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二)搭建融合型互动平台激发思想沟通与情感联结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信息传播与互动沟通方面存在局限,现代企业应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多元化、融合型平台。如建设“企业党建云平台”、开设“思想讲堂”栏目、运营“红色文化公众号”等,打造员工易于接触、乐于参与的交流空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使员工能够表达思想、分享观点、提出建议,推动组织内部上下互通、同级互联、群体互助的良性机制。平台建设要兼顾多样性与深度,既提供典型示范与理论学习,又开展感悟分享与情绪疏导,营造企业内部温暖、互信的情感联结场域,从而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利用大数据分析员工互动行为,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举办线上线下主题活动,以创新形式进一步深化员工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

(三)打造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激发思想共识的内驱动力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配套的人文关怀与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应注重从精神、制度与物质多维度构建激励系统,将思想表现纳入绩效评估、选人用人与荣誉评定等机制中,实现思想认同与职业发展的协同促进。在日常管理中强化人文关怀,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职业发展需求及家庭困难,组织开展“员工关爱行动”“红色荣誉榜”等活动,在员工关键时刻给予组织温度与集体支持。在利益分配制度中设置“思想贡献奖”或“团队协作奖”,引导员工将个人价值与组织愿景相结合,推动形成“以思想为动力、以贡献为导向”的高凝聚组织生态。同时,建立思想激励反馈通道,鼓励员工参与文化建设提案,对优秀建议给予荣誉表彰与发展机会倾斜,强化内驱激励的持续性。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工作执行力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需要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工作队伍。企业应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思想政治干部培养机制,从各部门遴选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与感染力的人员担任工作骨干,并通过培训学习、岗位锻炼、外派交流等方式提升其专业素养。设置岗位晋升通道,增强岗位吸引力与职业荣誉感,激励思想政治干部发挥积极性与创造力。在具体实践中注重激发思政人员的问题意识与服务意识,引导其深入一线、贴近员工、精准识别思想问题,通过个案分析与情境沟通实现有效引导。通过打造“专家型+服务型”复合队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性与落地性,切实发挥其凝聚组织力量的功能价值。

结束语: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激发员工认同感与凝聚力的关键路径。通过机制创新、内容优化、平台融合和队伍建设的协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渗透力。未来,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引领地位,实现“以思想聚人心、以文化强队伍”的目标,助力企业形成高效协同、稳定发展的组织生态。

参考文献:

[1]郭远征.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国企改革创新的路径分析[J].理论视野,2023,43(02):85-87.

[2]陈国华.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助力员工凝聚力提升[J].企业文明,2023,43(1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