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出彩!

作者

黄漫莉

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如何在美术课堂上将学生转变为“学习与发展的主线”,培养自主自学能力,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关键,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一直推广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更出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人们也常说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将因材施教贯彻落实。依据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动手能力,优点来进行分工合作。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作效果。

我校今年开设了校本课程,在《走近传统服饰》这课中,我就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至少 4 人,至多 6 人。如果人少了,学生的探讨交流会少,人多了课堂时间不够讨论。同时让小组成员在课前搜集历代服饰的图片,并说说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平时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多多交流,每个同学都畅所欲言。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升课堂效果。并且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小组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使得小组同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还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行小组合作前,我一般会和学生强调几点。第一鼓励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长处。第二、小组是一个小团队,团队要有团队意识。第三,团队内设立分工的同时,也可建立将惩制度。

在《我的好邻居》一课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轻黏土材料,为我和我的邻居设计一个理想家园。

1. 引导阶段: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我的好邻居好在哪里,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为邻居设计一个怎样的理想家园。让学生学会搜集和整理小组讨论的信息,互相帮助,设计出理想家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

2. 发展阶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增加参与程度,确定好每位同学的负责事项。比如谁是设计师、谁是建筑师等。各小组设计草图,同时共同搜集需准备的材料,如轻黏土、牙签、树枝、卡纸等等。最后小组合作创造理想家园。

3.小结阶段: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眼界。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对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黄漫莉(1993-11),女,汉族,职务/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