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杨静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物业服务分公司银北服务中心经营管理科
引言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注入新活力,推动企业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的特点
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呈现出显著且独特的优势特点。其具有强大的政治引领性,党建品牌以党的先进理论为指引,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于企业战略规划、决策部署等各个环节,使企业始终与国家发展大局同频共振,避免因盲目逐利而偏离正轨。具备高度的组织凝聚力,党建品牌创建注重强化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带动全体员工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这种强大的组织凝聚力能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向心力,使员工在面对复杂艰巨的经营任务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拥有突出的创新驱动力,党建品牌创建鼓励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融入创新思维,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业务领域。党组织可以引领员工积极投身创新实践,突破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还具备深厚的文化滋养力,党建品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能够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为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2 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中面临的困难
2.1 品牌理念融合困难
党建品牌创建与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存在一定阻碍。党建品牌强调政治性、先进性,注重党的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而经营管理侧重于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以及运营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难以精准把握两者的契合点,将党建品牌理念机械地套用到经营管理中,导致出现“两张皮”现象。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没有充分考量党建品牌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使得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目标设定、实施路径上缺乏有效衔接。员工对党建品牌赋能经营管理的认知不足,认为党建工作与自身工作关联不大,缺乏主动参与和融合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了品牌理念融合的难度,难以形成党建与经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2 资源整合与利用不足
党建品牌创建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但当前企业在资源整合与利用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党建工作往往由专职党务人员负责,而经营管理主要由业务人员承担,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共享互补。在资金、场地等物质资源方面,也存在分割使用的情况,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源调配体系。党建活动场所与业务培训场地未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在整合外部资源方面也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行业协会资源等外部力量来推动党建品牌创建和经营管理提升,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
3.3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不完善
准确评估党建品牌创建对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效果,并据此进行持续改进,是确保工作成效的关键。目前许多企业缺乏科学、系统的效果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往往侧重于党建工作本身的完成情况,如党组织活动次数、党员发展数量等,而忽视了党建工作对经营管理实际效益的贡献,如对业务增长、成本降低、客户满意度提升等方面的影响。由于评估指标不合理,导致评估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党建品牌创建的实际效果,也就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缺乏持续改进机制,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使得党建品牌创建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工作难以实现螺旋式上升,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
3 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实施策略
3.1 深度融合理念,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将党建品牌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管理理念是首要策略。企业需深入剖析党建品牌的核心内涵,如党的先进思想、服务宗旨等,与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相结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化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同向而行。在战略规划层面,党组织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确保党建品牌元素融入发展战略,如在制定市场拓展战略时,融入党建引领下的社会责任担当,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加强员工对融合理念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宣讲等活动,让员工明白党建品牌创建与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内在联系,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组织党员和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团,深入基层分享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成功案例,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融合理念。建立跨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打破党建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党建与经营管理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3.2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协同运作
合理配置资源是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在人力资源方面,建立党建与业务复合型人才队伍。选拔优秀党员充实到业务岗位,同时培养业务骨干成为党员,实现人员双向流动。开展“党员先锋岗”与“业务标兵岗”互评互认活动,激励员工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都发挥模范作用。在物质资源方面,整合党建活动场所与业务培训、会议场地,实现一室多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如党建学习资料库与业务知识库融合,方便员工随时获取所需资源。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等的合作。借助政府政策扶持开展党建引领下的产业升级项目,与高校合作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课题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3 完善评估机制,推动持续改进提升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机制是确保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关键。构建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既包括党建工作指标,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又涵盖经营管理指标,如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客户满意度等。将党建品牌影响力纳入品牌价值评估体系,衡量党建对企业品牌建设的贡献。定期开展评估工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根据评估结果,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若评估发现党建活动对业务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可组织专题研讨会,探讨如何优化党建活动形式和内容,以更好地激发业务创新活力。
结束语
党建品牌创建是企业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通过持续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党建品牌,企业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未来,要不断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巩固成果、创新提升,让党建品牌成为企业发展的闪亮名片,引领企业在市场浪潮中破浪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参考文献
[1] 郭继军. 新时期党建品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J]. 办公室业务,2025,(02):160-162.
[2]李斐,欧元菊,饶春风.以党建品牌创建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J].中国石油企业,2025,(01):98-99.
[3]雷惠,段雅丽,董晓慧. 深化党建品牌赋能打造党建业务融合新生态[J].国 企,2024,(S1):344-345.
[4]张敬民.鲁泰控股集团:培育特色党建品牌[J].山东国资,2023,(09):80-81.
[5]谢燕兵,张毅,刘俏.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实践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2,(08):17-18.